西海岸新区构建创新生态,以创新“领先一步”支撑发展“一路领先”
创新为基,科技强区“拔节生长”
海西湾船舶海工产业基地。 侯宪鹏 摄
秋日的南海,天高气爽,碧波荡漾。9月27日,西海岸新区企业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重大油气项目——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在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深水复杂油气工程自主建设能力实现重大突破。该项目团队最终形成7项世界首创技术,建成全球首套千米级深水自动发球管汇,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这只是西海岸新区加力提速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年奋斗,科技强区拔节生长。获批十年来,西海岸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实力实现大幅跃升。今年,西海岸新区共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及省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上项目27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及一等奖14项,有力推动了新区高质量发展。
目有繁星,无往不胜。站在新起点上,将创新刻进基因的西海岸新区,正扛牢“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新区担当,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资源向创新集聚、政策向创新倾斜、力量向创新汇集,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强区,以创新“领先一步”支撑发展“一路领先”。
聚焦聚力,做强高能级创新平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企业的数量和水平,往往标识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
在以科技创新闻名的苏州,超过2.5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万家、位列全国第四,形成了发展的巨大涌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当下,只有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作用,才能在竞争中占得优势和先机。
近日,青岛华大发布全球海洋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成果和全球海洋微生物功能基因资源挖掘研究成果。此前一天,这项重磅研究成果在全球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这个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海洋微生物组数据库,由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山东大学等机构共同发布,拥有超4.31万个海洋微生物基因组和24.58亿个基因序列。该基因库发布一周内,全球科研和产业圈人士产生的下载量就超过14.5万,成为全球海洋基因资源“挖矿”的一盏明灯。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范广益介绍,研究团队鉴定了117个新型抗菌肽,并通过生物合成和实验验证,发现其中10个抗菌肽具有显著抗菌活性及广谱抗菌效果。基于该成果,华大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华大·全球深海资源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实施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
不断突破进取的华大,是西海岸新区企业创新平台蓬勃发展的一个代表。近年来,西海岸新区立足扶早扶小扶优,完善科技创新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孕育了清原农冠、明月海藻、惠城环保等一批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壮大的企业。西海岸新区正支持这些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引导其他中小企业积极与高校院所合作,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包括企业创新平台在内,西海岸新区重点抓好海洋战略科技平台、园区创新平台、高校院所平台等各类科创平台,以这些创新主阵地为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突破前沿科技、引领产业创新提供战略支撑。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区拥有21所驻区高校、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936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国字号创新平台达88家,创新平台已然集聚成势。
协同增效,打通融合发展新路径
科技创新、产业、人才是三个密不可分的概念,但形成顺畅的循环并不容易。如何才能更好打通各个环节,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深圳将以立法形式将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海浦东新区推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搭建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重庆两江新区打造明月湖协同创新区集聚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观察先进城市和地区可以发现,推动各领域、各环节协同发力,是创新提速、发展提质的必然选择。
不久前,《青岛西海岸新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实施意见》发布,目标是争取到2028年,初步形成“机制融通、产教融合、产研融汇、产才融聚、生态融洽”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格局。意见明确了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行动、科创体系改革攻坚行动等五大改革行动,提出每年新增高素质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市级以上科创平台新增1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突破36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0亿元,人才总量超过110万人。
体系化推进科技、海洋、教育和人才工作,建立高校、院所、企业资源共用共享机制,推进实验室、中试平台、数据信息等开放共享,在更大范围内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强化科技金融和人才支撑,为科技创新提供持续的“真金白银”支持和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西海岸新区正通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拆围墙、通链条、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日前出台的《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2024—2026年)》,则围绕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开放合作明确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海洋经济发展引领区。根据行动方案,西海岸新区2026年将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500亿元左右,突破30项以上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海洋科技型企业超过400家,集聚海洋人才9万人左右。
以海洋特色为抓手,西海岸新区正在更大范围内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优化环境,孕育有活力的创新生态
生产车间里,工人忙着加工一个个定子;产品成品区内,大小不一的整机整齐排放;车间大门外,货车准备妥当准备装载。在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繁忙而又有条不紊。
这家创立于2011年的企业,成立之初就以科技创新为安身立命之本。在当时“变频器+电动机”分体式传动的情况下,中加特创新性地将二者集成到了一起,研制了变频调速一体机。目前,中加特在矿用领域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排名行业第一,并已推广至油气、港口、工程机械等领域。
产品配备自维护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检测;使用5G模块、数据采集系统等,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制造……在加快研发新型产品的同时,中加特在生产流程数字化转型上同样走在前面,先后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级5G全链接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特别感谢西海岸新区在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也正是基于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才坚定了公司数字化转型的信心。”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国利表示。
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和长周期性等特点,1000个创新创业者中成功者可能只有几十人甚至几个人,改善科技创新生态,让更多创业者没有顾忌、没有顾虑地创业,才能更好激发创新创造的火种。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着力营造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把很多像中加特一样的企业,从科技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孕育出一片郁郁葱葱的“创新森林”。“我们将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构建‘种子期有补贴、初创期有资助、成长期有担保、成熟期有市场’的良性创新发展格局。建立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全年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100场以上,促进校企成果高效对接、快速转化。”西海岸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然吉表示。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西海岸新区将统筹研究制定成果转化、金融支持、海洋科技、人才培育等专项政策,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城市创新资源集聚力、产业创新策源力、创新人才吸引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大幅跃升,打造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责任编辑:张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