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海洋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今年,青岛首次提出建立“4+2+4”海洋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巩固提升现代渔业、海洋化工、港口航运、海洋文旅等优势产业,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从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到耕海牧渔、向海问药,青岛着力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即日起,青岛日报推出“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系列报道,梳理显示度较高的海洋产业,展现青岛加快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新成果,描绘青岛海洋发展新图景。
在造船需求急剧扩张、船坞被誉为“印钞机”的当下,全球造船业一片火热,“马力”十足,青岛两大船企——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海造船”)和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造船”)的生产订单均排到了2028年。
今年9月,北海造船为比利时CMB公司建造的21万吨“氨readey”散货船33号船出海试航。
中信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说,随着全球航运船队的老龄化趋势加速以及新能源船舶的兴起,全球新造船市场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量价齐升”阶段,预计从2024年起,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并持续推动船舶制造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海洋装备产业是青岛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青岛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不断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业务拓展、布局,推动智能船舶、绿色动力船舶等新技术应用,加快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船舶和海工装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更加具有竞争力。
向绿
造船业号称“周期之王”,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地缘政治、供需等多重因素影响。上一轮“造船热”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而陷入低谷。而本轮造船热潮,无疑与日益严格的环保公约推动老龄船舶更新换代、红海危机造成国际航运贸易需求增长等息息相关。
2023年7月审议通过的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明确,到2030年,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年度排放总量比2008年至少降低20%,并力争降低30%;到2040年,比2008年至少降低70%,并力争降低80%;在接近2050年前后达到净零排放。国际海运正面临着更为严苛的“脱碳”考验。
反映到造船市场上,船东越来越重视绿色动力船舶。这些船舶通常使用LNG(液化天然气)、甲醇、氨等不同的替代燃料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专注航运与海工领域的研究机构克拉克森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新增的替代燃料船舶订单数量约占总订单量的三分之一。根据已确认的订单和未来几年的预计投资,预测到2030年,全球船队中将有超过五分之一能够使用替代燃料。
全球船舶加快绿色低碳转型,青岛船企积极应对这一变化。近年来,作为青岛海洋船舶工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北海造船一方面从散货船和矿砂船建造优势,进一步拓展到集装箱船、油船等高附加值船型;另一方面,从常规燃料船发展到LNG燃料、甲醇燃料以及新兴的氨燃料船,如今低碳零碳船型订单占比达到80%以上。今年9月,北海造船为比利时CMB公司建造的21万吨氨燃料动力预留散货船结束试航,计划2026年上半年完成首制氨燃料动力船型的交付使用。
在智能船舶和绿色船舶领域,青岛造船不断彰显影响力。2022年,青岛造船建成交付我国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商船“智飞号”,标志着其在船舶智能航行研发与应用领域掌握了关键技术,对推动我国智能船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2月,青岛造船承建全球首艘氨动力集装箱船,该船计划于2026年投入运营,是青岛造船不断推动船舶低碳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又一代表。
船舶向绿,不只是清洁燃料的应用,还包括船舶尾气污染治理。以上述北海造船为比利时CMB公司建造的21万吨氨燃料散货船为例,2023年12月,北海造船联合比利时船东CMB、中船发动机、Winterthur Gas & Diesel Ltd.、青岛双瑞五方共同签约首批氨燃料21万吨散货船项目主机和供气系统合作协议,确定由中船发动机为该系列船舶提供船用发动机,青岛双瑞提供氨燃料供气系统。近年来,从压载水管理系统“发家”的青岛双瑞,紧跟全球绿色船舶发展趋势,相继开发了船舶尾气脱硫系统、船舶尾气脱硝系统、船用LNG供气系统、船用甲醇燃料供应系统、船用氨燃料供应系统、船舶尾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等系列产品,在船舶尾气污染治理与清洁能源供应系统领域的生产布局、交付能力已跻身国际一流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北海造船、中船发动机、青岛双瑞强强联合,“链”上协同,也彰显了青岛在船舶产业链上的合作水平。目前,青岛拥有100余家船舶海工制造及各类配套服务企业,以船舶海工制造为龙头、配套产业和技术研发同步发展的产业集群日益壮大。
向新
经略海洋,装备先行。海洋装备是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基础和前提,一系列海洋监测探测装备、海洋开发装备从青岛出发,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主办的中印尼海洋科考培训暨海洋调查技术研修班在青岛举行。来自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署等多家印尼涉海机构的13名学员登上“向阳红01”科考船,进行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全方位培训。船甲板上,由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激光雷达惹人注目,吸引大家纷纷驻足。在科考装备大多依赖进口的背景下,“青岛造”海洋监测探测装备正在打开又一个突破口。
今年5月在巴黎发布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智库报告这样描述青岛研发激光雷达的历程:“在山东青岛,一台激光雷达设备通过三维扫描,可以将万米范围内的风场信息变成可视化数据,不仅能观测风,还能预测风。这项技术20多年前就在中国海洋大学产生,曾为北京冬奥会、珠峰科考提供气象保障,却没有及时走出实验室。”近年来,在青岛市政府投资以及产业、人才、平台等全方位利好政策支持下,由中国海洋大学孵化的镭测创芯,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应用,目前已在全球累计交付大气海洋激光雷达产品600余台套,产品远销欧美、韩日、东南亚、蒙古等市场。“如今,测风激光雷达已赋能千行百业。短短五年时间,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70%。”
类似的事例并不鲜见。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新一代GNSS表层漂流浮标加快在全球推广应用,我国深海Argo区域观测网建设用上了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发的温盐深传感器(CTD),青岛森科特研发的深远海网箱智能化作业系统、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等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些海洋装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高新”。
当下,无论是海洋监测探测装备抑或是海洋开发装备,其高新属性都越来越突出。先后建造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世界最大吨位级FPSOP70、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等大国重器的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不断推进关键装备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助力我国深水复杂油气资源开发能力跻身世界前列,就是最好的例证。
无独有偶。今年,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研发的“高效、宽频、高可靠气动式波浪能转换装置”项目获得第49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最高奖——特别嘉许金奖。这项颠覆性技术在多个关键指标上实现全球领先,有效解决了波浪能发电装置成本高、性价比低、可靠性差和生存力弱的问题,使波浪能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真正进入产业化阶段。目前,团队正加快建设全套波浪能发电系统并投入示范应用,该项技术装备将为我国波风同场并网、深远海岛礁开发、海上平台运行、深海养殖等海洋经济活动提供电力,为增强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海洋装备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事实证明,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持续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可以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是一个勇者胜的游戏,不入局,就出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青岛日报2024年10月10日1版
责任编辑:张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