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0日讯 近期,青岛市大沽河入海口段治理工程(一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公众参与进行报批前公示。就在今年8月,市发改委批复大沽河入海口段治理工程(一期)初步设计及概算,该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按照计划,该工程将于今年实施,主体工程施工期计划8个月。
大沽河古称“姑水”,发源于招远市东北部的阜山,在莱西市道子泊村进入青岛地区,在上合示范区和高新区西片区之间注入胶州湾,干流全长199km,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其中在青岛市辖区内的流域面积为4781km²,占全市总面积的45%,是青岛市一条主要的防洪、排涝河道,被誉为青岛市的“母亲河”。
大沽河流域规划采取“上截、中蓄、下泄”等防洪措施,构建大沽河干流“库堤结合、蓄泄兼筹、科学调度、安全高效”的防洪体系。随着大沽河流域青兰高速上游2座大型水库、13座中型水库以及沿线梯级蓄水构筑物和两岸堤防工程的建设,大沽河防洪库容已达到1.08亿m³/s,河道的槽蓄量也显著增加,大沽河流域“上截、中蓄”的防洪格局已基本形成。
而大沽河入海口段作为大沽河防洪体系的关键河段,承担着全流域洪水下泄的重要功能,尚未经系统治理,河道内满布虾池,洪水下泄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限制大沽河洪水下泄,影响大沽河防洪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青岛市水务管理局计划开展大沽河入海口段治理工程,计划对工程内容分二期实施。
根据《青岛市大沽河入海口段治理工程(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大沽河入海口段治理工程(一期)范围自青兰高速至入海口,全长7公里,项目总投资为21476.4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对河道两侧虾池区域、土堆区域、林地区域进行地表清障,对受清障影响的青盐铁路桥和电力线塔进行防护。
大沽河入海口段治理工程(一期)是改善大沽河河口生态环境的关键工程,可提高区域防洪排涝标准,构建安全的防洪减灾体系,并为践行“双碳”理念,建设美丽幸福河湖,系统实施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景观提升和水文化塑造,将大沽河打造成为贯穿青岛南北的生态景观长廊,提高沿岸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打下坚实的基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