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商量”举办第三十五期协商活动:文旅融合,为城市提升发展添加新动能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青岛日报2024年10月11日6版

文旅融合,为城市提升发展添加新动能

——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热议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是一座博物馆之城,应积极挖掘博物馆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建议有关单位结合游客需求,对博物馆进行系统升级,策划更具吸引力的博物馆旅游线路,调动游客积极性;提高博物馆讲解服务水平,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展品的价值;在博物馆内外设置特色打卡点,方便游客拍照分享。

●近几年,小剧场演出在各地蓬勃发展,演出内容多种多样。青岛的小剧场演出相对较少,影响力有待提升。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政策,通过培养演艺及经管人才、扶持小场馆、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等途径支持小剧场演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应积极推进美食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形成旅游新亮点,让游客在岛城吃出特色,吃出文化,吃出好心情,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近年来,青岛市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完善顶层设计、统筹文博场馆资源、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唱响“演出经济”、打造特色旅游文创产品等一系列举措,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新质生产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嘉宾围绕“文旅融合,为城市提升发展添加新动能”话题展开协商。

9月30日上午,由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12345·青诉即办、青岛日报社共同打造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第35期协商活动举行。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文旅融合,为城市提升发展添加新动能”主题展开协商,在倾听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在商量中汇集力量,解决问题。

本期协商活动由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工作办公室承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崔作出席活动。

场景创新,激活文旅资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郝晓介绍,青岛拥有多样的人文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实践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热土。近年来,为了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挖掘优秀文化资源,提升旅游品质,丰富旅游内容。同时,支持鼓励各类旅游新场景为文化传播建平台、扩渠道。目前,已编制《青岛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先后出台《青岛市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八大产业政策,鼓励支持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去年,西海岸新区入选首批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郝晓在协商现场发言。

市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大学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柴寿升认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关键在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要让文博场馆更多地体现旅游功能,也要让旅游场所更好地展示文化元素。

“当前,国内很多城市依托博物馆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青岛是一座博物馆之城,应积极挖掘博物馆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柴寿升建议有关单位结合游客需求,对博物馆进行系统升级,策划更具吸引力的博物馆旅游线路,调动游客积极性;提高博物馆讲解服务水平,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展品的价值;在博物馆内外设置特色打卡点,方便游客拍照分享。

市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大学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柴寿升在协商现场发言。

青岛啤酒博物馆浓缩了中国啤酒工业及青岛啤酒的发展史,集文化历史、生产工艺流程、啤酒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备了旅游的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等特点,年吸引游客160余万人。在协商活动现场,青岛啤酒时尚文旅品牌推广高级经理金雨介绍,近年来,青岛啤酒博物馆通过优化场景、创造内容、创新营销等手段持续吸引游客。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先后推出啤酒主题博物馆剧游《觉醒的酿造师》、沉浸式演绎夜游《金色奇妙夜》和互动光影展《酒神的奇幻漂流》,受到游客喜爱。

青岛啤酒时尚文旅品牌推广高级经理金雨接受记者采访。

“老城区是青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为它增加更多的地方特色,助力老城区‘长红’。”市政协委员,青岛中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制片人路彤建议,用好里院这一青岛独特的建筑形式,通过里院博物馆、街区现场讲解等方式宣传里院文化。同时,在老城区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别无二店的本土原创品牌。

市政协委员、青岛中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制片人路彤在协商现场发言。

另外,可借鉴部分城市的做法,在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积极引入先进科技成果,营造新奇的旅行体验。路彤认为,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青岛应加大旅游科技创新,以建设数字城市为契机,创新利用5G、VR、AI等先进技术打造更具体验感、更能吸引年轻人的新潮文旅项目。积极引导和鼓励文旅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超高清等新技术改造提升产业链,提高管理运营效能。

市政协驻港委员、建银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麦斯韦在香港通过远程连线参与了协商活动。“现代人的生活已经深度数字化,游客往往会在线上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信息。青岛可以打造独立的市级旅游数字化信息平台,为外地游客提供最新、最全面的旅游资讯。”麦斯韦认为,信息平台应该包括导游指南、景区预约系统和特色活动推介等内容,以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青岛旅游品牌。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青岛可以通过资源优化重组,让各类旅游场景成为文化传播新平台、新渠道。”市政协委员、青岛岱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皓宁认为,自助游、自驾游的游客越来越多。相比传统的跟团游,自助游、自驾游的游客思维更活跃,行程更灵活。针对他们的需求,有关机构可以推出更多的旅游线路。比如,将乡村旅游和原本不为大众所知的文化遗址组合起来,打造旅游新亮点。

市政协委员、青岛岱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皓宁在协商现场发言。

政协委员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积极回应。郝晓表示,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认真研究各位委员的意见建议,深入挖掘文旅场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做好相关工作,不断推动青岛文旅融合发展。

演艺升级,讲好青岛故事

跟随演艺走进山水画卷、文化空间,变身剧中人沉浸式体验历史故事……近年来,“旅游+演艺”蓬勃发展,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引擎。郝晓介绍,为加快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青岛依托独特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加快建设旅游演艺、沉浸式演艺街区等文旅融合项目。2023年、2024年分别有42个、35个项目入选全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目前,全市已形成以两台大型演艺为引领、各类演艺四季全时不间断体验的格局。

“旅游演艺将演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辅之以声光电的炫彩表达,成为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业态。今年,青岛已推出了《寻梦沧海》《海上有青岛》两部本土文化背景的旅游演艺项目。希望有关单位以此为基础,继续充实、完善、创新更多的旅游演艺作品,用旅游演艺讲好青岛故事,将其打造成青岛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亮点。”柴寿升认为,在旅游演艺升级的过程中,要将文艺演出与青岛本土文化有机结合,用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同时,积极拓展表演场地,除了实景演出,还要推广公园演出、小剧场演出等,以“小而美”的项目激活旅游演艺。

“近几年,小剧场演出在各地蓬勃发展,演出内容多种多样。青岛的小剧场演出相对较少,影响力也有待提升。”路彤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系列政策,通过培养演艺及经管人才、扶持小场馆、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等支持小剧场演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加强演艺相关人才培养,青岛已有作为。去年年底,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青岛市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三年发展计划(2023-2025)》,计划到2025年,引育一批旅游产业、景区、住宿、新业态、演艺、文博场馆、导游讲解等文旅领域的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郝晓呼吁,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人才引育作用,助力青岛文旅人才队伍建设。

青岛和电影有着很深的渊源,影视文旅融合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协商活动现场,黄岛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副研究馆员李伟建议,多方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影视文旅融合。“一方面,鼓励影视作品与青岛关联,提高青岛景、青岛人、青岛事的出镜率;另一方面,实施城市空间‘宜影化’改造,打造若干‘宜影’与‘宜游’相结合的特色城市功能空间,尤其要用好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小众城市街区,提升青岛全域旅游资源挖掘和开发能力。同时,推动影视IP与青岛旅游产品开发结合,支持影视企业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梳理现有旅游产品,以特色景观、餐饮、住宿、游乐场、玩具为重点,努力将其与影视IP结合,扩大市场容量。”李伟说。

黄岛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副研究馆员李伟接受记者采访。

今年,演唱会市场爆发式增长,吸引大量客流来青,其中不少人在观看演唱会之余顺道旅游,带动了文旅消费增长。孙皓宁建议有关部门加强联动,在提高演唱会服务保障水平的同时,针对演唱会观众需求,推出特色旅游线路、旅游产品。

“委员的建议很有启发性,对我们提升工作质量具有指导意义。”郝晓表示,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优化演出产品供给,加强文旅产品配套,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需要。同时,做好大型演出监管,完善各种应急预案,确保游客在青岛看得开心、住得顺心、玩得舒心。

文创引领,推动消费扩容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伸旅游产业链、扩大旅游消费、带动旅游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推手。近年来,全国多地发力旅游商品开发、经营,推出了一批独具特色、创意十足的产品,受到游客欢迎。

柴寿升认为,旅游商品是地域文化的承载者、讲述者、传播者,做好旅游商品对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意义重大。他建议,青岛应多端发力,提升旅游商品品质。在研发端,要发挥政策杠杆作用,用好市场力量,引导更多人才参与旅游商品开发。要根据现代人的习惯、习俗、审美,创意设计出带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避免同质化。在销售端,要拓宽市场渠道,可以在旅游目的地、重点商圈、旅游购物街区、休闲街区等设立旅游商品品牌专卖店、代售点,统一标识,统一价格,规范管理。在推广端,要用好媒体渠道,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青岛特产,扩大产品知名度。

“一些旅游商品很注重创意,但对实用性考虑不足,影响了终端销售。我们开发创意旅游商品,一定要充分考量产品的实用性,除了摆着好看,还要为产品附加实用功能,让产品好看又好用。”柴寿升说。

“青岛是旅游大市,又是工农业大市,有很多优质产品。但由于宣传渠道有限,一些产品鲜为人知。”路彤建议有关部门打造青岛名品馆,方便游客选购商品。这个展馆应兼具展示和销售双重功能,既有实物,又有相关介绍,让外地游客通过这些商品了解青岛人的生活。

民以食为天,餐饮连接着千家万户。孙皓宁认为,青岛应积极推进美食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形成旅游新亮点,让游客在岛城吃出特色,吃出文化,吃出好心情,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精彩的发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文创产品既是文化的浓缩,又是旅游的纪念。近年来,青岛文旅积极推动特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推出了200余件青岛特色文创产品,让青岛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记得住。”郝晓表示,青岛已出台文创产品开发、非遗代表性项目产业化开发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希望把青岛的文创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武 摄影 杨志文)

责任编辑:吕靖雯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