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竞逐“世界一流”



位于香港东路88号的海信集团新全球总部——海信国际中心。

近日,位于香港东路88号的海信集团新全球总部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法国、日本、墨西哥、斯洛文尼亚、南非等国家的近100名海信外籍员工聚集于此,参加五年一次的大聚会。

今年是海信55周年。这座恰好于今年刚刚启用的新总部,被命名为“海信国际中心”,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所有海信人——要以此为新的起点加力全球化,实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成就世界一流品牌”的新目标。

全球化,是海信近二十年发展的核心关键词。2004年,海信提出“未来发展,大头在海外”战略,自此开启了从地方企业成长为国际化大企业的新篇章。但海信内部的人都知道,在将全球化发展的壮志雄心宣之于口之前,海信就早已将自己放在全球坐标系中思考企业经营,并将“世界一流”作为对标方向,以此引领企业持续向上发展。

诞生于青岛的海信,与这座城市一样具有开放的基因和眼光。找到全球最先进的,并以此为榜样,是海信自发展之初就有的一种近乎本能的追求。从最初选择引进更贵但更先进的生产线,到坚定投入自研芯片;从单一经营家电业务,到拓展智能交通、光通信、汽车电子等更多产业板块;从产品全球销售,到从研发到生产全链条全球布局……海信走出的每一步都是以全球视野和标准来谋划的。某种意义上,追求“世界一流”的信念是海信一直以来的夙愿。

55岁的海信距离成为“世界一流”越来越近了。去年,海信集团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规模迈上新台阶;海信系电视销售量市场占有率连续两年稳居全球第二;能源管理、汽车电子等新业务加速起势;财务指标之外,海信在ESG领域也成为“优等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海信将从香港东路88号出发,实现企业新的历史跨越。

技术是永远的“底盘”

当2022年全球彩电销量数据公布的那一刻,整个中国电视行业都为之振奋——全球电视出货量前五品牌中,中国企业占据三席。其中,海信位居第二,是第一台国产电视机诞生以来中国彩电企业首次实现年度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

家电是中国最早融入全球化浪潮中的产业,早早便直面与欧美、日韩企业的竞争。电视行业的竞争尤其残酷。由于技术是国外企业主导,中国电视行业从上游核心零部件面板到终端市场定价,主动权微乎其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被动跟跑。

海信何以成为率先改写历史的那一个?技术是最坚实的基石。

第一代海信人就知道,技术领先才有市场话语权。中国家电企业最初的发展都是从引进国外生产线开始的。海信之所以能在与国内几十家企业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离不开在引进最先进技术上的坚持。由此,海信也更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长久发展,就要有自己的技术。

于是,海信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旗帜鲜明提出“技术立企”,并坚定地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为了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海信紧盯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提前布局产品研发,在显像管尚未规模“退潮”之时,就投入等离子系列、液晶系列等新型电视产品的研发生产中;为了能够提升定义产品的能力,海信果断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自主研发芯片和模组,不断缩小与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很多年前开始,海信就坚持将每年集团营业收入的5%用于研发。其中至少三成要用于研发下一代产品,以确保海信的技术和产品能始终处于全球产业发展的最前沿。

不能制定游戏规则,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走。海信早早便立志要开辟一条由中国企业主导的显示技术新赛道。2014年,经过十余年研发,海信发布全球首款激光电视,交上了自己的首张“答卷”。

出于对技术的重视,海信不断创新机制,让技术和研发人员敢创新、想创新、能创新。20世纪九十年代,海信建立海信技术“特区”制度,在研发队伍中破除“大锅饭”,大幅度提高技术人员工资,打破论资排辈,建立公平激励机制。2002年起,海信启动“科技创新奖”评选,拿出专项资金奖励取得显著科研成绩的研发人员。此外,还设立独立于管理岗位的专家升迁通道,更是对主动承担重大前沿创新性研究课题承担者给予高额奖励。

持续的技术升级让海信拥有了越来越厚实的“底盘”。如今,海信是国内唯一在高端LCD、激光和LED三大互补性技术上全方位布局的企业。多元显示技术和垂直产业链能力构筑了开拓多场景产品、解决差异化需求、竞争增量市场的根基,索尼、三星等曾经高高在上的榜样,成为海信有能力与之进行正面竞争的对手。

持续培育“第二曲线”

在当前海信的产业版图中,家电业务之外,智能交通、光通信、精准医疗、汽车电子、新能源等“第二曲线”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海信多年来坚持培育新产业的成果,也是驱动海信向着更具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管理学中常说,优秀的企业是始终保持危机感的。只有头脑中存有危机意识,才能更早捕捉到变化的趋势,从而做出应对和调整,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对海信来说,寻找家电产业之外的新增长点就是这种危机意识的最直接体现。

“产业结构调整当前看是一碗饭,长远看就是一条命”,这是早在周厚健掌舵海信时期,海信就作出的判断。虽然海信的家电业务当时正发展得风生水起,但互联网及新技术的浪潮已经兴起。固守家电业务或许不会在短时间内对海信的生存带来影响,但要想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海信就要不断在产业前沿的高科技领域寻找新的机会和增长曲线。后来,国内家电企业不约而同纷纷选择开拓新产业,也从侧面佐证了海信的前瞻眼光。

智能交通、光通信、精准医疗是海信“第二曲线”中更为外人熟悉的面孔。作为从本世纪初开始就陆续培育的新产业,它们发展的时间都在10年以上,最长的已经超过20年。同海信的家电产业一样,它们遵循技术驱动的发展逻辑,从最初培育就以行业最高标准为参照。海信智能交通打败西门子拿下北京奥运会项目的案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与青大附院合作研发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一举填补中国数字医疗三维影像辅助手术的行业空白,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起步较早的智能交通、光通信早已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正是因为在这些领域的布局,让海信在不确定性来临的时候展现出更强的发展韧性。新冠疫情期间,海信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就是一个例证。

汽车电子和新能源这两个较新的面孔,则是海信把握最新全球产业变革趋势,所作出的最新布局。巧合的是,两个产业板块的发展都有资本并购的参与,展现出海信具有全球化眼光的发展理念——不论是培育新产业还是发展新技术,海信从来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通过开放合作取长补短,推动自主创新水平持续升级以及核心技术加快突破。

瞄准机会就果断出手并购,其实恰好也从侧面反映出海信在培育新产业上的坚定。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在谈到对日本三电的并购时就曾明确表示,海信与三电具有各自的产业基础,把双方的基础能力和产业优势叠加到一起,从汽车电子到智慧交通,海信未来就可以在这个赛道上进行产业升级,拓展出一个新的成长型业务。2023年,海信汽车电子相关产业的收入突破100亿元。

随着全球技术革命加速演进,相信海信还会有其他的新产业布局加入“第二增长曲线”中。

坚定不移“造船出海”

2023年,海信集团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其中,海外收入858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43%。值得注意的是,海外营收中自主品牌收入占比达到85.5%。

在海信,自主品牌占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全球化指标,某种意义上比海外营收占比被更多地强调。“大头在海外”不是一个仅仅追求速度和数字的目标。“海信不要没有自己品牌的国际化”,早在海信开启全球化发展之初,这句话就在内部被反复提及。彼时,很多企业通过OEM“借船出海”。这条路相对容易,但却不是海信想要的。出海和全球化是事关海信长远发展所作出的战略选择,是海信打造百年企业的一次重要落子,只有依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才能实现。OEM能够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提升在全球市场的销售额,但对于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并没有多大作用。

从最初自主品牌营收占比不足10%,到今天超过85%,海信在“造船出海”这条最难的出海道路上走出了足以值得骄傲的成绩。这得益于海信一直以来坚持的自主创新,也离不开海信逐步摸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全球化策略。

做好本土化是至关重要的一招。企业的全球化只有落到一个个国家和市场上才有意义,否则只是停留在战略层面的“空中楼阁”,因此必须关注不同市场的本地化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不论是面对欧美等传统高端市场,还是面对“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海信都坚持贯彻本土化策略。每到一个市场,便努力实现研产销本土化,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赢得当地消费者口碑。在法国,海信巧妙抓住消费者喜欢新兴高科技产品的特点,开发一系列冰箱产品,成功敲开市场大门;在南非,当地女士喜欢在做饭时照照镜子,海信便推出黑色镜面冰箱……

为了能够支撑本土化运营,海信不断优化全球化组织结构布局,逐步构建起从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供应链的全链条全球布局体系和运营模式。目前,海信在全球设立了36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30所研发机构、64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超过4500家。

今年,海信宣布再次启动升级,将构建6大全球区域运营中心,由单引擎升级为多引擎驱动模式,加强本土化制造、本土化研发、本土化人才培养,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体育营销更是不能不提。海信在企业经营上一直以稳健著称,但在体育营销上却展现出了敢于冒险的一面。以最早的赞助澳网公开赛为起点,海信在体育营销的路上已经走了16年,与全面布局全球化的时间几乎相当。从澳网、F1红牛车队、美国纳斯卡汽车赛,到连续多届赞助欧洲杯、世界杯等全球顶级足球赛事,海信一步步从体育营销新手成长为“头号玩家”。

尽管体育营销花费不菲,但对海信来说却是一笔十分值得的投入,不仅解决了向陌生国家客户和用户解释“我是谁”的问题,并以长期主义的态度赢得信任,大大加速了品牌的全球化进程。一个最新的例证是:今年1至9月,海信海外收入实现719.6亿元,同比增长15.4%。

以长期主义理念践行ESG

“海信集团将不晚于2026年实现运营碳达峰,不晚于205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10月16日,贾少谦在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上对外透露了海信的碳中和时间表。他同时透露,海信已经制定了“Hi GREEN”碳中和行动蓝图,将围绕低碳运营、低碳产业链、低碳产品及服务等方向加快落地。显然,在积极践行ESG上,海信正在迈出越来越大的步子。

企业如何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管理学中的恒常课题。大师德鲁克的一个观点最为经典: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任何企业得以生存,都是因为它满足了社会某一方面的需要,实现了某种特殊的社会目的。在他看来,企业不能仅仅为了满足自身的目的而存在,企业的目的必须超越企业自身。换言之,一家企业如果一味追求利润等财务指标的最大化,而不考虑企业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是无法长远发展的。

企业规模越大,就越需要关注对社会的价值;反过来,社会价值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企业优秀与否的全球通行标准之一。如今的海信已经成为一家营收超2000亿元量级的企业,在全球拥有10万余名员工,每年生产数千万台家电产品,对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是其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

海信将践行ESG作为重要抓手。在绿色低碳上,海信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研发、生产、供应链各环节。目前海信已打造了3家零碳工厂、1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海信白色家电产品一级能效占比已超过70%,海信激光电视能耗仅为同尺寸液晶电视的三分之一。自2020年以来,海信集团单位产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7.3%。刚刚入选全球灯塔工厂的海信日立黄岛工厂,通过利用数智化技术实现了能碳精准管理和能耗精准控制,劳动生产效率提高49%,生产成本降低35%,单位能耗降低13%。

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例子最为典型。海信南非产业园为当地创造了1000多个直接就业机会、5000多个间接就业机会,并积极投身当地公益和慈善事业。海信的到来,一改亚特兰蒂斯工业区此前治安较乱、失业率高的状况,让当地居民生活越来越好,当地员工的代步小汽车停满了园区的院子。

“放眼世界,一流企业必然有着一流的ESG表现,有着一流的公司治理水平。”贾少谦说。今年年初,海信在集团董事会下增设了ESG委员会,作为统领部门推进ESG各项工作落地执行。未来,海信将以ESG建设为抓手和契机,不断促进董事会的多元化,不断优化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朝着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加速前进。

信如初,创未来。一直以来的坚定和努力,让海信未来可期。(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