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最近,“南京野猪”话题冲上热搜。@铁路南京站通报,近日,一头野猪闯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高铁联络线,与通过的D5515次列车相撞,引发设备故障停车,造成途经南京南站的部分列车晚点。随车机械师下车排查处置故障时,被邻线列车撞伤,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这场悲剧虽然野猪不是直接“凶手”,但这一事件所反映出的“野猪问题”已不可小视。
近年来,野猪屡屡进入人们的视野。比如,去年11月,南京一头野猪由北向南横渡长江的视频,就上了热搜。这头野猪灵活地避开了多艘航行中的轮船,最终安全上岸。有网友调侃:“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军,能不会水?”这样的镜头容易被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关于野猪的新闻并不都令人喜闻乐见。比如,南京已发生多起野猪咬伤、撞伤市民的事件。野猪侵害农田的现象也屡屡发生,给人们造成了大量损失。
“野猪问题”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可以说,这是生态优化的“副产品”。野猪的繁殖力特别强。一只母野猪一胎可产10只到12只小猪,一年可产两胎,也就是说,一年可产20多只“野猪宝宝”。假如一座城市的森林、湿地公园多,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就可能给野猪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使其种群快速增长。
在南京野猪引发关注之前,一些地区的农民已深受野猪之苦。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6个省份、857个县区存在野猪致害的情况。东北地区的自然生态较为完整,野猪数量很多,但因有虎、豹等上层食物链动物控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平衡。相比之下,华中、华南等地区,既有较多山林环境,又缺乏大型食肉动物,野猪问题更为严重。
野猪致害问题,已到了必须关注的时候。当前,野猪已成为我国致害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野生动物。2023年6月,国家林草局新调整发布《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野猪被移出该名录。通过科学方法组织捕猎,是控制野猪数量、减少其致害性的一个办法。但目前存在问题是,很多野猪栖息地都在自然保护区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这些区域都是禁止狩猎的。城市各种资源比较集中,可以建立一定的预警和防范体系,但对偏远的农村地区来说,就比较困难了。野猪毁坏农作物,也是一大难题。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但野生动物致害往往游离于保险范围之外,农民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所以,对于野猪致害问题需要通盘考虑,多管齐下。要把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也要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探索建立起多层次的防范和补偿体系,决不能让受害者“自认倒霉”,让问题拖下去。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