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温暖,今年以来,青岛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综合互助保障活动,多措并举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贴心提供暖“新”服务。
依托职工互助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青岛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进一步优化业务经办流程,扎实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综合互助保障活动,为每名新加入工会组织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上专项互助保障“大礼包”,包括“重大疾病互助保障、意外伤害互助保障”和“重大疾病互助保障、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双项组合方案,涵盖30类重大疾病、12类女职工特殊疾病以及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最高可报销21.5万元。结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实际,将年度任务细化分解,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厘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实现了新业态综合互助保障线上办理流程和办理质效“双提升”。在有效促进建会入会同时,构筑起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抵御因病、因意外致贫的可靠屏障,助力织密民生保障网。今年以来,已向20035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赠送综合互助保障,惠及金额701225元。
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普惠性+精准性”维权服务工作体系,关注不同群体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出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的服务方式,让各个群体的职工都可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依托“职工智慧健康驿站”等服务阵地,把“健康大讲堂”“诊疗进一线”“公益送体检”等健康服务,送到“流动中”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边。依托“齐鲁工惠”APP,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活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一线高温作业职工送去通用型+个性化的“互助关爱包”8000套。联合红十字会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打造出一支30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建的“急救先锋”队伍,构建“双向奔赴”的“黄金四分钟”“第一响应人”。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开展特色主题团体辅导、心理讲座、专题服务、个体一对一心理咨询开放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免费提供心理科普、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团体活动等心理服务,先后助力215例重度抑郁焦虑倾向职工和所在重点企业,预防化解高风险心理问题,护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体面劳动、舒心工作。
以心暖“新”,汇聚新力。青岛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覆盖面广、维权服务方式灵活、工作手段丰富的有利条件,持续深化“五化”建设,积极探索创新适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的维权服务方式,在服务细节与精准度上下功夫,让服务“有智慧”更“有温度”,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工会“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