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商量”第三十七期之提升服务质量,让老年人吃饱吃好

做好助餐服务,不仅要让老年人吃饱饭,更要让老年人吃好饭。近年来,市民政局多措并举,在老年助餐机构的运营、服务和监管上持续发力,不断擦亮“暖心暖胃,好吃不贵”助餐品牌。

鲁晨介绍,青岛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解决城乡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市民政局还与中国营养学会合作,研究制定老年营养餐地方标准。“为了让老年人吃得更安全,今年以来,我们启动了‘安全生产整治季’专项行动,会同7个部门联合开展督导检查,对饭菜质量、种类、定价等进行严格监管。”鲁晨说。

助老餐厅已成为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的重要选项。

“保障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是重中之重。要想让老人们吃得好,首先要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要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调研中,丁冬了解到,青岛市还没有出台针对养老助餐行业的监管办法。他建议有关部门从制度层面规范养老机构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和日常管理,统筹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服务安全等内容,形成跨部门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制。此外,在“明厨亮灶”基础上,充分发挥智能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搭建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监管,做到各类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

除了食品安全,增强老年助餐机构的运营能力也是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问题。刘笑蕾建议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鼓励、支持实力较强的老年助餐机构批量托管老年助餐点,提升老年助餐机构整体运营水平。

“与城市老年人相比,部分农村地区老年人居住分散、支付能力较弱,市场主体参与农村老年助餐服务的意愿不强。”刘笑蕾认为,发展农村地区老年助餐服务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凝聚力强、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多种方式补齐资金缺口,保障农村老年助餐机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胶州市铺集镇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聚焦农村老人就餐问题打造“孝老食堂”,收到较好效果。副镇长高超在协商活动现场介绍,该镇已打造20处以助餐功能为主的“孝老食堂”,每处食堂服务80多位老年人,最多的一处服务130人。食堂的场地由村集体提供,装修改造由镇财政负责,服务工作主要依靠村干部和公益岗人员,物资采购、配送主要由镇强村共富公司承担,统一标准、统一运营,既保障了饭菜质量,也控制住了经营成本。

胶州市铺集镇副镇长高超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愈发重视饮食的营养均衡。在调研中,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了解到,部分老年人认为助餐机构菜谱单一,菜品更换频率低;部分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口腔疾病,对饮食有特殊需求,既有的助餐服务难以满足。李光全认为,老年助餐服务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在菜单设计、口味调配、营养配比等方面下功夫。建议助餐机构围绕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开发营养菜谱,有关部门也可以为助餐机构集中开展老年健康膳食搭配培训指导。

“我经常在助餐机构里和老年人聊天。很多老年人说,之所以来助餐机构吃饭,是因为他们喜欢在这里与人交流,排解精神上的寂寞。”刘笑蕾认为,街道、社区可以联合公益组织和老年助餐机构,共同探索“助餐+N”服务,将助餐空间打造成集就餐、娱乐、康养、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老年活动场所。“可以把社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的部分功能迁移进助餐机构,将餐桌变成饭后的课桌,向老年人普及各种知识,也可以引导老年人在助餐机构开展各种活动,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刘笑蕾说。

除了服务老年人,助餐机构还可以服务更多的社区居民。丁冬建议有关部门借鉴外地经验,鼓励老年助餐机构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需要。“有的城市利用老年助餐机构开设假期托管班,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有的城市将咖啡馆、茶饮店项目引入老年助餐机构,丰富品类供给。青岛也可以积极尝试,让老年助餐空间发挥更大的效能。”

在李沧区沧口街道从事老年助餐服务的青岛咱家厨房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永军发现,除了老年人,不少中青年也迫切需要助餐服务。“针对这一需求,我们推出了“餐桌管家——私人订制”业务,提供来料加工、代买加工等多项服务,社区居民定餐后,可以到家门口的老年助餐机构打包加工好的菜品,省时省钱又省力。”程永军说。

青岛咱家厨房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永军

精彩的发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感谢大家对老年助餐服务的关注和支持。”鲁晨表示,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三年优化提升行动方案,在巩固现有成果基础上,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提质增效。未来,青岛将进一步完善设施网络,优化服务模式,持续放大社会效益,让老年助餐服务既“暖胃”更“暖心”,为老年人幸福生活持续“加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武 刘硕/文 杨志文/图)

责任编辑:吕靖雯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