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26日讯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发布通知,推广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典型案例。全省共12个典型案例入选,青岛市南区的《青岛市市南区盘活教师资源“一池春水”》在列。
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高质量完成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任务,山东省组织开展了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典型案例征集活动,选取了模式新、措施实、效果好的12个优秀典型予推广。
青岛市南区的《青岛市市南区盘活教师资源“一池春水”》名列其中。10余年来,市南区持续优化教师交流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1年至2024年,市南区共交流教师533名,占全区符合交流条件教师的近四分之一,其中骨干教师占比63.6%。在有效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的同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逐年优化,每百名学生拥有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校际间差异系数逐年降低,初中降低32.8%,小学降低18%。
市南区积极应对学龄人口排浪式变化趋势,在全省首创“教师全学段共享交流”机制,将符合国家规定的优秀幼儿教师跨学段共享至小学低年级任教,深入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同时,结合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鼓励初中理工类学科优秀青年教师共享至小学任教科学学科。目前全区跨学段共享教师57人。持续加强对集团化办学成员校、初中强校提质校、新建校以及学科建设相对薄弱校的支持。依据学校学科教研组建设情况、交流教师教学能力定性评价摸底情况,人事部门、教研部门联合会商,满足中小学师资“点单”需求,有效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让学科名师、骨干教师交流作用最大化。(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