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品 真水灵!

新鲜的草莓红艳欲滴,刚拔的萝卜清甜脆生,从带着泥的地头货,到包装精致的高档礼盒琳琅满目,展厅各处人头攒动,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2020第三届中国(青岛)国际品牌农产品博览会暨农业‘国际客厅’农产品展销活动”正热火朝天举行,虽然今年规模减小,但参展商和观众的热情不减,商家推广了品牌,消费者也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帮扶农业企业  擦亮金字招牌

本届农博会在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下,由青岛国信会展酒店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主办,展览面积近1万平方米,近300家企业携数百种品牌农货参展,展会从28—30日持续三天。

“今年农博会规模较往年略小,但参展商和观众热情不减。”青岛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处处长张正杰告诉记者,在今年疫情形势下,为拓展质量兴农和品牌强农新动能,帮助农民渡过

难关,此次展会将为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起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让农产品“产得出来,供得出去”。“来参展的都是比较优质的农品,用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高端需求。”从而助推各地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实现跨区域流通,擦亮山东农业大省“金字招牌”,为提升“鲁字号”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助力添翼。

政府产业“搭台” 农户专业“唱戏”

“本次属于农业国际客厅系列活动之一,为农业国际客厅开馆仪式进行预热。”张正杰表示,本次展会一方面塑造了青岛农品品牌,另一方面也帮扶了青岛农业企业,为国际客厅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产销对接环境。

相比往年,今年的展会更“精打细算”:取消了开幕式,给展商节约成本。在现场的品牌推介展示舞台上,政府也退居幕后,让农业企业唱主角,16家农业企业代表在三天展会期间陆续上台为展会参观者介绍产品。“企业代表对自己产品很熟,相比同行的优势也更了如指掌,由他们自己上台来讲,更有说服力,更具感染力。”张正杰说道。

线上线下相结合也是今年的一大亮点,现场引入网红团队直播带货,线上逛展。在现场记者看到,不少参展商也在展位上摆上直播设备,晓阳春茶除了直播泡茶、品茶,还带着线上观众共逛展厅。

商家吆喝得响 市民争抢得欢

核桃一盆一盆倒入椒盐中现炒,热气腾腾的香味顿时飘散开来,萝卜现切成块,水灵的光泽十分诱人,在现场这样的商家比比皆是,各种“Live”式叫卖让展销会热闹如集市,其中马氏手工抻面的现场制作最为抢眼。师傅将准备好的面绑在两根棍子上,两只手上下翻飞,来回穿梭,眨眼功夫,一挂手工抻面就做好了,引得现场观众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录像。

给产品注入高技术,也是不少品牌的亮点。几家参展商的花式馒头做工精美,造型多变,是展会产品的“颜值担当”。刚参加完潍莱高铁通车仪式的喜我我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迟金艳,又带着她的花饽饽马不停蹄来农博会参展,相对销售,迟金艳更看重面花这一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希望可以将其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袁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海水稻“科技含量”十足,依托袁隆平领衔的海水稻研发技术中心团队,他们引入海水稻种子在盐碱地种植,结出少虫害,多微量元素的大米。

商家的卖力“吆喝”换来观众的大力“捧场”,不少市民拖着买菜小车在现场奋力买买买。家住嘉善的张女士和老伴一早就坐公交从市北区赶来会展中心,是第一批入场观众。短短两个小时,买菜小车已经装得满满当当,“有蘑菇,笋干,干海货。”她打开小车给记者一一展示,张女士说,自己对农品展最关注,一有消息都会来逛,“展会上品质有保障,买起来放心。”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高静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