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27年 沧口大厦重获新生

这座曾经的“青岛地标”华丽变身 投资逾1.5亿元成国际教育综合体

29日,青岛九力国际教育综合体开业,这标志着停滞27年、岛城存留时间最长的烂尾项目——沧口大厦实现华丽转身,这座曾经的“青岛地标”重获新生。

沧口大厦重生之路

1992年作为沧口广场改造项目之一,被列入市区两级政府大事和市长责任目标。

1993年在验收交付前夕,因原开发单位资金链断裂停工。

2016年李沧区委区政府牵头将复工任务交给区城市管理局,12月15日,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

2017年成功引进中公集团,由其投资逾1.5亿元打造教育综合体。

2020年11月29日青岛九力国际教育综合体开业。

27年来烂尾楼就像一道伤疤

记者在现场看到,“复生”后的大厦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共分地上八层、地下一层,内部设置了儿童游乐场、儿童亲子餐厅、MINI茂、爱阅空间、亲子摄影等区域,设有舞蹈室、三维动画室、机器人编程等特色教室71间,现场有不少居民带着孩子前来一探究竟。“沧口大厦烂尾的时候我才不到40岁,今年都60多岁了。当时知道这里要建沧口大厦很高兴,但没想到很快就烂尾了。这20多年来,每每从这里走过,都感到痛心。现在,大厦变身为教育综合体,这是补老沧口教育的短板,我很高兴。”沧口街道永定路社区居民刘美香现场讲述了从“痛心”到“开心”的感受。

据了解,沧口大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沧口广场改造项目之一,被列入市区两级政府1992年大事和市长责任目标。 1993年年底,沧口大厦在验收交付前夕,因原开发单位资金链断裂,便开始长达20余年的停工,给周边环境、社会治安、居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成为老沧口城市形象和居民心上的一道“伤疤”。“2016年,区委区政府下定决心解决这一困扰李沧区20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并将牵头帮助沧口大厦复工的任务交给了区城市管理局。 ”李沧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郭腾徽说。

扫除大厦复工施工的“拦路虎”

为了沧口大厦复建,李沧区委主要领导亲自指挥调度,区分管领导现场办公,区城市管理局全程靠上,梳理出原始资料缺失、原设计使用的规范废除、施工现场缺水缺电等3大类、21项问题和困难。李沧区城市管理局会同发改、规划等相关部门现场办公12次,带领建设单位十余次前往市住建和市规划等主管部门争取理解和支持,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正常项目需要1年以上才能完成的开工手续。 2016年12月15日,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大厦终于得以复工。几年来,李沧区各部门拧成一股绳,扫除沧口大厦复工施工路上的“拦路虎”——解决了施工现场没有施工生活及加工区、铁路青岛北站临时高压线塔贴临大厦主体、部分绿化影响施工脚手架搭建、项目无正式供电等一系列现状难题。

项目所在地——沧口街道办事处也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为企业提供“妈妈式”贴心服务。从项目启动之时,沧口街道办事处就成立沧口大厦服务专班,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建立“一小时”服务联动机制,街道分管经济副主任作为服务专员,企业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服务专员保证在一小时内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带着温度带着感情为企业在李沧的舒心发展保驾护航。

集“好教育”和“好生活”于一体

为彻底盘活沧口大厦,自项目开工后,李沧区便积极协助建设单位进行招商,先后与多家企业联系洽谈,经综合考虑企业实力,并结合项目周边交通、居住等环境,最终明确产业定位,于2017年成功引进中公集团,并由其投资逾1.5亿元将沧口大厦打造成以教育产业为核心,集教育培训、创业孵化、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教育综合体。至此,沧口大厦从昔日的“烂尾楼”成功转型。

九力国际教育综合体总经理刘文文介绍,采取产权自持,课程自我研发,教师全部自我招聘的模式,旨在进一步能够掌控课程品质,为广大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同时,教育业态采取通过打造教育课程与商品圈层、教育衍生服务圈层、家庭衍生消费圈层三大衍生圈层的业态布局,形成集教育培训、商业休闲娱乐和全家教育等业态于一体的综合项目,实现“好教育”加“好生活”的完美结合。据了解,该项目投入使用后预计实现年招生人数近万名,实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记者 周伟通讯员 于国玲 摄影报道)

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已具备全线通水条件

早报11月29日讯 根据省水利厅安排,近日省调水中心在济南组织召开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通水验收技术性检查会议。专家组一致认为,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已具备全线通水条件,建议进行通水验收。

专家建议进行通水验收

11月20日至22日,专家组现场抽查了渠首取水工程、沉沙池出口闸及下游渠道改造、预备河倒虹闸室及上下游渠道改造、塌河倒虹闸室改造、西马塘桥改造、宋庄泵站改造、北海公路桥上下游渠道改造、王耨泵站改造、小刘庄节制闸改造、白沙河倒虹闸室及上下游渠道改造、大沽河枢纽改造、棘洪滩泵站改造、棘洪滩水库坝坡改造等13个代表性工程。

会议听取了工程建设管理、设计、监理、施工、质量检测、运行管理、技术鉴定、质量监督等工作报告,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充分讨论后提出了专家组检查意见,形成了《山东省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通水验收技术性检查报告》。

专家组一致认为,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全线通水验收所涉及的65个单位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完成,质量合格,工程形象面貌满足全线通水条件;未完工程建设计划和施工措施已落实;工程调度运行方案、度汛预案、建设管理、监理、检测、施工等相关工作报告已编制完成,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已具备全线通水条件,建议进行通水验收。

30年引水逾94亿立方米

引黄济青工程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工程,主要是为解决青岛市及工程沿途城市用水并兼顾农业用水、生态补水而投资兴建的山东省大型跨流域、远距离调水工程。工程自滨州市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引取黄河水,途经滨州、东营、潍坊、青岛4市、10个县(市区),至青岛白沙水厂,全长290公里。

截至2019年11月16日,引黄济青工程通水30年来,累计引水94.09亿立方米,其中调引黄河水58.49亿立方米、长江水24.41亿立方米、当地水 (峡山水库等其他水源)11.19亿立方米,累计配水79.2亿立方米,其中配水青岛46.82亿立方米、潍坊9.64亿立方米、烟台3.31亿立方米、威海2.71亿立方米。年均引水量超过3.1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近2000万。

引黄济青工程经过30年的调水运行,整体进入老化期,渠道、泵站、水库以及机电设备等均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输水效率降低,输水能力下降,已不能满足设计输水要求。特别是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实施后,引黄济青工程除向青岛输送黄河水外,还将承担向胶东地区输送长江水的任务,设计总输水时间由70天延长至243天,年供水量扩大至4.86亿立方米,引黄济青工程的现状,无法满足引江引黄的调水规模要求。

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山东省政府决定实施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并于2012年批复初步设计,批复概算投资13.52亿元。工程批复立项以后,适逢胶东地区遭遇持续干旱,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在保证胶东地区用水安全的前提下相继实施。(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吴帅)

责任编辑:李慧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