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夜,他们开着“鲁B”去莫斯科送货
©原创
上合示范区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位于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的西北区域。
1月16日记者探访当天,两辆挂着鲁B牌照的“东风”牌重型卡车正停在集结中心整装待发。两天后,张华兵和同事张军生将驾驶它们,拉着满满两大车糖果,前往9800公里以外的莫斯科。与其他卡车稍显不同的是,他们驾驶的大卡车上贴着明显的“TIR”标识。在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TIR系统是在联合国公约基础上建立起的全球性海关过境系统。在出发地办理完海关相关手续后,运输车辆可凭TIR单证在同样实施TIR公约的国家间通行。只要不更换货物,途经国海关一般不开箱查验。

整装待发的TIR货车
据测算,TIR货物运输时间是铁路的50%、海运的20%,运输成本只有空运的10%。2023年,青岛上合示范区开通了首条TIR线路,张华兵就开始开着“鲁B”的大卡车穿梭于上合组织国家。过去的一年往返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近十趟,张华兵和同事们一年来的“足迹”,正是一幅上合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全新的经贸地图——“中吉乌”“中白俄”“中哈”“中哈俄”……2024年,上合示范区新增四条TIR新线路,备案车辆由最初的9辆增加至150辆。张华兵的“同行”从不到10个人增加到了上百人。“现在物流港周边的滦河路、上合大道、尚德大道全是大卡车,跑TIR线路也越来越多了。外国人不过春节,我们也停不下来。”张华兵说。大年夜里,张华兵和同事的“鲁B”大卡车,已经来到俄罗斯境内。这些“鲁B”司机们,正在中国更加开放的历史幕布下留下自己的身影。中国自2019年起全面实施TIR公约,此后这种新型跨境物流方式在多个城市落地生花。
2023年9月,上合示范区至俄罗斯TIR运输线路开通,这条线路也是山东省首条TIR运输通道。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上合示范区TIR国际道路运输运力、运量、货物种类、线路数量及辐射范围等方面均实现爆发式增长。据统计,上合示范区2024年共发运TIR运输车辆283辆次,货运量4349吨、货值1.95亿元,多项数据均为全国第一。随着TIR运力需求越来越大,张华兵所在的利达物流公司于2024年集中更新了数十台不同品牌的高配重卡。记者看到,这些卡车高约4米,长约18米,司机们都是通过车头上的二层梯子进入驾驶舱。为了让司机们有更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卡车内的配置十分“豪华”——可自动调整的座椅、舒适的卧铺、配备窗帘的侧窗和后窗,以及可折叠起来的高层置物架……“这种高配卡车,一台价格接近百万元。”张华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长途运输工作,他清晰地记得年轻时开的卡车没有暖风、没有空调,冬冷夏热。而且老式卡车方向盘没有电子助力,有些情况下拐大弯,司机得站起来用双手使劲拽,才能打动方向盘。但现在,只要车队进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当地的同行们都会羡慕中国司机能开上如此智能舒适的卡车。“当年国内跑个长途也就来回几千公里,三五天最多 一个周。现在出去一趟,至少上万公里,往返小一个月。”张华兵开玩笑说,现在是真正的“长途司机”了。张华兵和张军生都来自东北。TIR司机跑长途时间长,而且要开往国外,所以工资比普通物流司机高,这是吸引二人加入TIR货车司机队伍的主要原因。入职后,物流公司为他们统一办理护照、签证等手续,同时为司机配备翻译机、当地电话卡等,方便他们在国外交流、联系。因为有着TIR公约机制,加之上合示范区对相关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司机们运输货物的流程较简单:从胶州前往其他城市装完发运货物后,司机们再回到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完成海关相关检验。“从中国往上合组织国家发的机械设备、机电产品、食品比较多;回程时,货车拉的国外农副食品比较多。”他们说。

虽然从事货运行业数十年,张华兵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在俄罗斯跑车时的忐忑心情——“手机导航不一定准确,语言不通问路也问不明白,而且都是冰雪路面,头两次真的是太难跑了。”不过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老司机们已轻车熟路,带着新人异国跑长途时,他们会在关键路口做好提醒。开车的路途中,司机们通常每天早上六点出发,一直开车到深夜,中途累了便找适合的地方休息。长长异国路程中要行经好几个几乎没有人生活的区域,这是最让他们最感孤寂的时候。“无人区没有网络,可能一连十几个小时都发不了微信。”这个时候,只有窗外的风景能陪伴他们。“俄罗斯的原始森林特别广阔,有些地方甚至比我们大兴安岭的森林还壮观。”张华兵说。由于长时间跨国路程中很多地方没有旅馆、饭店,也由于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住宿费用,TIR司机们多数时间都吃住在车上。现在的“豪华”卡车自带220V插座,可以使用电磁炉和电饭煲。张军生告诉记者,除了大米、馒头、速冻食品、方便面等食物,司机们在出发前还会前往常去的饭馆,点上一两千元的炒菜,包好后冻在随车携带的5.5升小冰箱中。作为东北人,他们每次必会带上酸菜炖排骨和豆腐皮。在长达二十多天的车程中,这个装满中国菜的小冰箱就是他们与家乡最近的距离。由于每次都是几辆车甚至十几辆车结队出发,司机们在做饭这件事上早已形成默契——谁开在最前头,那这个司机就管着热这顿饭大家一起吃。由于俄罗斯和东北地区地缘相连,贸易往来频繁,所以当地也有东北菜馆。司机们有时也会到国外的饭馆吃上几顿解解馋,“一般花上1000卢布,合计人民币七八十块钱,就能吃得很好了。”张华兵说。除了吃的、穿的,防滑链、千斤顶、拖车绳是司机们出发前必须反复确认带好的东西。俄罗斯每年九月开始下雪,一直下到来年四月,与国内相比,当地的路况很差。张华兵记得,有一次他的车胎扎了钉子,当他停在满是积雪的路边更换轮胎的时候,除了同事们一起帮忙,还有一位热心的的俄罗斯司机主动停下车,加入修理的队伍。在TIR司机们常年行驶的路途中,这种异国陌生人之间的相互帮助,还有很多。“有时候大家都在停车休息时,当地人看到中国人也会主动上前攀谈。”张华兵说,他们会拿出当地的咖啡、香肠,与中国司机们分享,中国司机也会把自带的特色食品,回赠给他们。

司机们检查货车轮胎情况。
今年,两位司机要在异国他乡过春节。在被问春节怎么过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十分简单。“大家煮点速冻饺子,给家人互相发发微信祝福,就算过年了。”虽然几乎每天都要行经不同的城市,也早已见识过天南海北不同地区的风景,但司机师傅们仍有一些淡淡的遗憾:“干这行几十年了,我们还从来没有时间去这些城市的市中心好好看看。”张华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