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市GDP发布,看懂青岛经济“基本盘”

图片
有态度的思想者
2月8日,青岛市统计局公布十区市2024年度GDP情况:
崂山区、即墨区2024年度GDP增速显著,分别为6.1%、6.0%;
胶州市(5.9%)、西海岸新区(5.8%)、城阳区(5.8%)高于全市5.7%的平均增速;
李沧区(5.6%)平度市(5.5%)市南区(5.1%)莱西(5.0%)市北区(4.8%)增速低于全市平均增速。
图片
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各区市的数据中,我们也得以一窥青岛经济的“基本盘”。

01



崂山、即墨增速“高”在哪儿?‍‍
崂山区在产业、人才、技术、金融等各类要素上有着较为明显聚集优势。‌
之所以有全市第一的增长速度,从崂山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该区2024年在创新型产业布局,以及扩大有效投资上成效显著。
在青岛重点发展的“10+1”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能源、智能家电等都是崂山区的优势产业。2024年,崂山还重点发展钙钛矿光伏技术、太赫兹等未来产业,引入浪潮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引领型平台机构,为其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崂山区有效投资增势强劲,不仅统筹推进总投资约2300亿元的315个重点项目,还推动152个项目实现新开工,98个项目竣工投用。


图片

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


不过,从总量来看,崂山区2024年度地区生产总值为1324.0亿元,在青岛各区市中排名第六。要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即墨区的高增长,主要来自其汽车产业的强势崛起。这也使得其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790.86亿元,增长8.0%,在三大产业中增速最显著。
而在这波增长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则是落地青岛五年的奇瑞汽车。虽然即墨拥有一汽-大众华东基地、一汽解放商用车基地、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和奇瑞青岛基地四大整车生产基地。但在2024年之前,奇瑞所占的比例一直很小——2023年即墨整车产量38万辆,奇瑞只有3万辆。
到2024年,奇瑞以16万辆的整车产量,反超整车产量15万辆的一汽-大众和14万辆的一汽解放,三大龙头车企齐头并进。


图片


奇瑞超级工厂俯瞰
202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的一年。在这一过程中,即墨同样不甘失语,2024年新能源汽车在即墨汽车总产量的占比超过20%。奇瑞新能源以超过9万辆的产量,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凭借着汽车产业,以及近年来即墨不断推进的“海上风光”新能源项目,其在青岛经济大盘子中的分量越来越重。2024年,即墨区年度地区生产总值为1671.41亿元,在全市排名第三,仅次于黄岛区、胶州市。

02



经济大区如何“稳”增长?
西海岸新区2024年GDP达到了5261.31亿元,仍远远领跑全省各县域。
分产业看,三大产业进步幅度相对均衡,第一产业增加值95.9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780.72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3384.69亿元,增长6.0%。在具体产品中,去年新区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同比增长79.5%,芯屏产业实力进一步彰显。


图片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
对于如此体量的西海岸新区而言,5.8%增速已实属不易。比起2024年的成绩取得,人们更关注的是,2025年,西海岸新区如何继续在青岛“走在前、挑大梁”?
从2月6日举行的西海岸新区“新春第一会”上,我们可以看到新区思路——
一是强化质量支撑,谋划标志性工程、标志性项目,打造高端消费场景,建设质量强区;
二是强化品牌带动,深入实施品牌影响力提升行动,全力提升新区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是强化标准引领,鼓励企业成为标准制定者,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四是强化规则赋能,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高水平开放,用规则意识优化法治环境,
胶州市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市第二。作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同时坐拥青岛胶东机场这一省内重要流量入口,能否将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平台优势转换成发展优势,无疑胶州面临的长期课题。
多重优势叠加,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大项目的招引:去年至今,华为云、上合国际免税城、宋城演艺、上合环保创新基地、腾讯云等大项目正接续在胶州市落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有越来越多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近年来,围绕上合示范区、胶东机场,胶州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图片


上合示范区
2023年,胶州首次实现三产占比超50%。2024年,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69.5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63.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94.71亿元。三次产业占比进一步优化调整为3.9:45.2:50.9。
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通常是综合考量城市发展水平、功能品质、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传统的制造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之外,胶州的经济新增长“动力源”已经涌现。

03



各区市发展如何实现“破与立”?
不断突破自己的瓶颈,确立各自新的增长点,从年前召开的各区市两会看,已经成为各区市的共识。
城阳区:向“四轮驱动”迈进
工业是发展的压舱石。但曾经的“一业独大”也让其发展经历起伏。
当前,城阳区正在努力向轨道交通、集成电路、绿色能源、空天经济“四轮驱动”迈进——
时速400公里全球最快高铁列车正式发布,轨道交通领域首个国家级计量测试中心获批;

<img data-galleryid="" data-imgfileid="100044540" data-ratio="0.5388888888888889" data-s="300,640" data-src="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7ibHYfqOgwlUQJ7Ue4ibS9Sqk4IiaKznh8Cvy3lgoBwQ1YKQP3CjaLbHvUqg9jKC8mTQzl7riaibNNMpd3pasOQKrLQ/640?wx_fmt=other&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data-type="png" data-w="1080" data-original-style="outline: 0px;font-family: " pingfang="" sc",=""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letter-spacing:="" 0.578px;white-space:="" normal;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width:="" 645px="" !important;"="" data-index="7" src="https://img.guanhai.com.cn/a/10001/202502/102ac333afaab4c919463967abb3556e.png" _width="645px" crossorigin="anonymous" data-fail="0" data-mce-src="https://img.guanhai.com.cn/a/10001/202502/102ac333afaab4c919463967abb3556e.png" data-origin-src="https://img.guanhai.com.cn/a/10001/202502/102ac333afaab4c919463967abb3556e.png" data-mce-attachid="2086059" data-mce-alias="640?wx_fmt=other&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nowebp">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
集成电路产业刷新发展速度,物元半导体试验线量产、生产线主体完工,仁千科技等20个项目落地;
绿色能源抢滩布局,鹏辉能源10万平方米电芯厂房竣工交付,23个上下游项目加快聚链成群;
空天和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与民航局航科院达成战略合作,试飞试验场、概念验证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大模型基地揭牌。
李沧区:谋定“八大发展动力源”
5.6%的发展增速,能够窥见过去一年中,李沧全速突破发展瓶颈的努力。
面向未来,李沧谋定“八大发展动力源”——
楼山片区、十梅庵片区等连片产业用地,聚焦智能装备等产业方向,打造楼山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示范片区、胶州湾东岸科创新区、十梅庵产城融合示范区;
发挥青岛北站枢纽优势、李村商圈资源优势、枣山片区及九水片区土地楼宇优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方向,打造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李村时尚活力商贸区、枣山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九水都市产业核心区;
依托世博园生态资源禀赋,聚焦高端文旅等产业方向,打造世园生态休闲旅游区。
平度市:推进139个重点项目
平度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离不开四大产业——电子家电、食品加工、特色化工、机械配件。2024年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约795亿元、增长6.2%,推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为增强前行的动力,2025年,平度市将推进总投资644亿元的139个重点项目,推动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恒业新型分子筛等重点项目投产见效,力促迈世嘉乘用子午胎、鲁碧高端高值化钙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提速实施兴平热电背压机组热电联产等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电网新建改造等基础配套工程。
市南区:工业“破局”
作为服务业占九成、实际可用土地面积狭小的主城核心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南区与“工业”的关联曾非常薄弱。如今,面对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市南在努力抓住时代机遇以实现“破局”。
基于自身条件,市南将工业发力的领域聚焦于国产工业软件的崛起与升级,打造以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平台软件为核心的产业体系。目前,市南区工业控制系统产业集群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余家,年产值近200亿元。
莱西市:塑造青岛北部协调发展新优势
莱西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扩大内需、科技创新、创新型产业、改革开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绿色转型、民生改善等八个方面加力提效,加快塑造青岛北部协调发展新优势。
莱西提出,要塑强先进制造业、食品饮料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在石墨新材料、装备制造、低空经济、农副产品深加工等赛道聚力突破。力争全年新签约投资过亿元项目200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统筹推进96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10亿元以上。


图片

位于莱西的宜品青岛羊乳制品生产基地


市北区:城市更新加速
2024年,市北区128个省市区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中车四方智汇港等一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市北都市科技园等一批产业园区竣工建成。
城市更新建设也是市北固定投资的重点方向。2024年市北邮轮港区启动区项目开发建设全面铺开,世界之眼、山港航运金融中心等产业新地标基本建成。同时基本完成老四方工业区土地腾空,闫家山TOD、高端新材料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
未来,青岛山姆会员商店投入运营后,将与海信广场、万象城等高端商业综合体形成互补,共同推动青岛商业迭代升级。

记者|王萌      编辑|赵笛
制作|宋尉嘉
‍‍

图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