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转型压力、回答企业关切,胶州这场大会开得很“实在”

图片

有态度的思想者
区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在青岛市构建“10+1” 创新型产业体系行动中,需要各区市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发力点,乘势实现产业能级跃升。
17日上午,胶州市举行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链主挂帅”推进大会,向全市企业家汇报《上合新区一二三产招商引资揭榜挂帅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解读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上合枢纽港、上合国际资本港等“上合工具箱”,将政府的“想法”与市场的“办法”打通,加快吸引集聚一批创新能力强、支撑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这是胶州市首份“企业为主体、链主唱主角”的招商方案,根据该方案,胶州市确立智能家电、新能源、绿色食品等22个矩阵式创新产业发展梯队,按照 “谁有本事谁来、谁有能力谁干”的原则,面向全市全体企业,公开征集揭榜者,鼓励企业主动参与招商活动,发挥企业在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中的主导作用。
同时,在这场“汇报会”中,胶州市对企业家关心的辖区产业转型发展方向、政府如何赋能企业、政府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进行了诚恳回应,以深化政企协同模式,凝聚起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强大合力。

01



山东县域“龙头”的转型压力‍‍
胶州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龙头”,2024年胶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728.04亿元,累计增长5.9%。而在这场面向企业家举行的汇报会上,胶州没有多说成绩,而是充分表达了自身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会上,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张新竹向企业家坦言,“工业家底雄厚”的胶州市,但产业发展长期面临“有群山无高峰”的局面。
“前期我们梳理了重点工业企业产值增速的情况,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还没有出现营收‘百亿级’的企业。”张新竹说。
图片
此次胶州市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链主挂帅”推进大会,就是想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专业优势,开展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广泛集聚上下游优质项目,释放产业集群效应。
在此方面,胶州已有深入实践。例如在智能家电产业领域,海尔集团作为链主企业,通过自身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进步。在与政府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下,仅2024年就带动落地了7个产业链项目,吸引投资6.6亿元,达产后年产值16.9亿元。

02



如何激发企业“合伙”的积极性?
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不违背市场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胶州市发布了系列激励机制以及助力链主企业发展的有用“工具箱”。
在土地供给方面,遵循“同等条件下优先配备土地”原则,胶州市将优先考虑挂帅企业因增资扩产或搬迁改造提出的土地需求申请;
在资金配备方面,在挂帅企业发展需要融资贷款时,优先引导金融机构给予信贷支持;
需国有平台公司投资支持的,优先予以保障;
在应用场景方面,在不违背开放范围、条件和使用规则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下优先面向挂帅企业开放……
图片
推进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需要有符合各个产业赛道的载体和工具,作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胶州市已具备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上合国际枢纽港、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等16个高能级平台,“这些平台具备国际化、数字化、集聚化优势,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张新竹表示。
如,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可以有效破解跨境结算不畅问题,通过减少资金中转环节,预计能帮企业降低15%-30%左右的手续费率;上合国际枢纽港获批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服务,退税周期可提前数十天,有效节省企业资金成本。
在系列机制的激励下,目前已有包括益海嘉里、海尔、软控等在内的59家企业主动承接“橄榄枝”,担任揭榜挂帅链主企业。
“我们将持续开放公司供应链资源,带动本地30家以上中小企业融入高端装备配套体系。通过技术赋能、订单合作等方式,实现全产业链的扩能提质,让‘胶州制造’成为世界橡胶工业的闪亮名片。”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表示。

03



回应企业关心的突出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上,针对前期专题调研中诸多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胶州市也列出了明确的改进方案制定时间表。
图片
在土地要素方面,前期胶州市集中摸排了第一批18家重点企业,这些企业共提出了两千多亩用地需求。
“有些用地需求企业已经反映很长时间了,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解决到位。这不是单个人、单个部门的问题,而是胶州市要素支撑体系建设不到位的问题。”
张新竹表示,胶州市正研究学习温州等先进地区模式,将于6月底前出台土地集约利用办法,进一步降低存量企业用地开发成本。
针对专题调研中部分企业反映的“上规纳统后反倒成为各执法部门监督检查的重点”问题,张新竹表示,胶州市将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举措,通过建立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让企业以发展安全为前提,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生产经营。

记者|王萌     编辑|赵笛
制作|宋尉嘉
‍‍

图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