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最近,拥有两千万粉丝的4岁小网红“瑶一瑶小肉包”(以下简称“瑶一瑶”)陷入摆拍争议。视频中,“瑶一瑶”在路上蹦蹦跳跳地走,被旁边的小男孩用脚绊倒,大哭起来。不少网友质疑,她的母亲为了流量而摆拍。随后,其母发布长文回应,但未能平息争议。
“瑶一瑶”的账号是她父母创办的,主要记录她的生活日常,迅速吸引了超千万粉丝的关注。此次“瑶一瑶”摔倒是不是摆拍呢?很多常看短视频的网友说,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套路”而不是抓拍。“瑶一瑶”母亲表示,“我一直觉得小朋友摔摔打打才能长得更皮实。如果我真的为了挣钱连孩子身心都不顾了,我一定会比现在挣得多十倍。”
作为一名4岁的孩子,“瑶一瑶”不能成为“引流道具”。很多网友还发现,离开了滤镜之后,“瑶一瑶”的小脸看着有点疲惫,竟然有了黑眼圈,是不是太累了?还有人爆料称,“瑶一瑶”整天忙着拍视频、接广告,到现在还没上幼儿园。谁也不能轻易怀疑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随着收益增加,全家人的生活条件会变得更好,孩子的成长环境也能改善。但是,如何控制住对金钱无尽的欲望从来都是一道难题,而孩子的成长不等人。在教育专家看来,长期脱离集体生活可能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心智发展,带来难以弥合的伤害。
从“瑶一瑶”身上可以看到网红儿童群体的状况,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典型的内容生产流水线。有研究显示,网民对儿童网红的点赞数是普通内容的4倍多,顶级儿童网红的商业估值可达千万元级别。这种暴利催生了批量制造网红儿童的灰色产业链。
身处网络社会,对网红儿童现象,舆论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毕竟,这确实能带来一定程度的锻炼,让孩子在公众和镜头前变得更加从容,但也必须想方设法保护好孩子的身心健康。各大平台作为内容传播的载体,掌握着流量分配的大权,负有重要的管理责任。对于各种摆拍行为,尤其是涉及儿童安全和健康的摆拍,要及时制止并给予相应处罚,对于儿童账号的商业开发,也应进行规范和引导。相关部门需要积极介入,建立健全针对儿童网红的管理规范,从法律法规层面保障儿童权益。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