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海洋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海滨之城”平台新增8个新成员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26日讯  2月26日,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在青岛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海滨之城”平台年度进展报告》,举行了“海滨之城”平台新成员获批仪式。联合国“海洋十年”全球副协调员艾莉森·克劳森和西班牙海洋科学研究所国际和科学业务负责人克拉拉·R·索莱共同宣布,欢迎全球8个新成员加入联合国“海滨之城”平台。

“海洋十年”是联合国近年来发起的最重要的海洋倡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简称“海委会”)发起建立的“海滨之城”平台是协调推进“海洋十年”行动的重要载体。“海滨之城”平台旨在推动全球海洋城市——“海洋十年”的重要参与者和行动方——积极参与“海洋十年”行动,与海委会一起设计、共同实施海洋科学行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海滨之城”平台年度进展报告》指出,“海滨之城”平台以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为抓手,连接全球海洋利益相关者,旨在增强沿海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共同提出基于科学的海洋城市治理方案。

在2024年联合国“海洋十年”大会期间,“海滨之城”平台正式启动。平台包括中国青岛、新西兰奥克兰、巴西巴卡雷纳、西班牙巴塞罗那、葡萄牙奥尔塔、尼日利亚拉各斯、葡萄牙马托西纽什、美国迈阿密、肯尼亚蒙巴萨、法国尼斯、意大利威尼斯11个创始城市。此外还包括联合国人居署等多个合作伙伴和“全球海啸监测”等关注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十年”行动计划实施单位代表。

在本次大会上,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国际涉海组织有关负责人,国内外涉海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代表及专家学者参加,共同见证了“海滨之城”平台新增全球8个新成员,它们分别是中国厦门,海洋清理组织,印度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秘书处,清洁气候与环保运动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港口与历史城市教席,十年行动项目-突尼斯基于自然的沿海防护的海洋学与生态数据,十年行动项目-全球海啸实时早期预警系统组织,十年大科学计划-全球港口海域生态修复。

中国厦门由此成为联合国“海滨之城”平台的第12个城市。克拉拉·R·索莱说,中国厦门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之一,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也是海上交通枢纽之一。目前,全球海洋城市面临诸多海上挑战,例如海平面上升等。欢迎中国厦门加入,共同应对海洋挑战。作为“海滨之城”平台新成员代表,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局长王宇在分享厦门与海洋共生共荣故事时表示,厦门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不断深化海洋对外合作交流,由厦门大学发起的“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被联合国纳入“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未来,将与平台成员一道群策群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全球挑战,携手共建人海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

会上,艾莉森·克劳森和克拉拉·R·索莱对包括中国厦门在内的新成员一一进行了介绍。海洋清理组织对海洋清洁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印度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秘书处主要进行海域生态修复及海啸预警和减灾工作;清洁气候与环保运动组织致力于减少气候污染物的排放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港口与历史城市教席长期推进与水、港口相关的文化遗产研究……这些新成员的实践和经验,将深化海洋城市交流互鉴,凝聚共识,打造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助力海洋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城市是最吸引人类居住、工作或旅游的地方,也是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最直接、最受关注的区域之一。海洋城市在海洋经济增长中获益颇丰,但其可持续发展也正遭受着越来越多的威胁,例如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功能退化。与会嘉宾相信,“海滨之城”平台的建立及发展壮大,将更多的城市发展和管理的主要行动者、利益相关者联系了起来,必将推动海洋治理共识更快转化为决策和行动,共同设计形成海洋科学治理方案。(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