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跑远了,但微短剧的爆发,青岛不想再错过
©原创
刚刚过去的春节,在中国电影行业中,如果有什么事儿是比《哪吒2》的一骑绝尘更值得关注的事,那就是微短剧在小屏、竖屏上创造的另一重风景。在2025微短剧“春节档”中,总计3500余部微短剧与观众见面,倪虹洁、韩童生、舒畅等影视明星进入微短剧领域,刘晓庆更是在2月出演首部微短剧。《好一个乖乖女》《以爱之名》《老千》《偷换人生之真假千金》等爆款剧刷屏的同时,微短剧与文旅、科幻、AIGC、文化出海等各个领域的对接还在加深。截至2024年底,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市场规模504.4亿元,日活用户超过2亿,而平均每日观看时间90分钟左右。要知道,中国电影2024年的总票房,也不过425亿元。微短剧的行业规模,只用了短短几年,就超越了中国电影市场。面对迅速崛起的这样一个娱乐消费市场,作为“电影之都”的青岛,既然没“逮”着《哪吒2》这条大鱼,但微短剧这波行情,自然不能再错过。2月13日,青岛市微短剧产业推进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提出加快打造微短剧产业发展新高地;2月27日,全省微短剧精品创作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市北区举行,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围绕青岛如何发展微短剧产业建言献策。相较于传统影视作品从荧屏、银幕到视频平台的迁移,微短剧的产业形态跃迁可谓“飞速”。据青岛微短剧企业“杠上开花”负责人锐哥介绍,当下微短剧行业已经从“野蛮生长”阶段进阶到“精品化+垂直化”阶段。“进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内容升级,早期剧情以婆媳矛盾、霸总甜宠为主,本质是算法驱动的‘情绪快餐’,但用户审美疲劳后倒逼行业升级。现在,头部微短剧单集成本已达10-20万元,出现《逃出大英博物馆》等现象级作品。”其次是题材破圈,在TOP100微短剧中,占比最高的三类分别是现实题材、奇幻悬疑和甜宠题材。《二十九》等女性题材剧豆瓣评分破8,证明优质内容能突破圈层。锐哥告诉记者,这两年,抖音、快手均设立亿元级基金鼓励精品剧,要求单集时长增至10分钟以上,也大大促进了行业变化。而免费看剧、中插广告、独播剧等“新打法”的兴起,从去年起强烈冲击了既有的行业格局,颠覆了一度奉为行业圭臬的“付费追剧”逻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微短剧创作领域,AI已经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从主题曲创作、海报设计到剧本预演,AI在微短剧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以古麦嘉禾、杠上开花、蚂蚁影业等为代表的青岛公司先后进入微短剧赛道,推出“那一年”“强国少年”等不同风格的IP。去年全年,青岛市拥有微短剧制作机构800余家,规划备案重点网络微短剧62部,占全省的50%以上,170多部微短剧在头部平台播出,3部微短剧作品入选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占全省的75%。目前,青岛已经形成了东方影都创客中心、西海岸微短剧拍摄基地、即墨区天泰山艺文小镇、莱西市南墅镇青山湖影视基地等微短剧拍摄基地;设立山东青岛网络视听创作传播中心西海岸新区、市北区微短剧两个审核站,为青岛微短剧企业提供安全交易、内容审核等综合性服务保障。行业春风吹拂,业内人士感知最为灵敏。岛城一位制作人原本以影视剧拍摄为主业,如今已经在影视剧、微短剧之间双轨行进,将影视拍摄资源持续导入微短剧领域。“青岛拍摄微短剧的氛围非常好,藏马山的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内部场景是免费的(目前已逐步收费),比较稀缺的医院场景、别墅场景收费也很合理。”从取景角度来看,青岛拥有优质的山海场景、都市场景,近年来也弥补上了古装场景的缺失,“我们在《封神》剧组留下的藏马山外景找到了一部分古代场景,包括超群影视城也是古装场景比较集中的地方。”另一位制片人刘雨辰在南京和青岛两地拍摄微短剧。“青岛多年来构建起影视发展的基础体系,建制比较完整。演员角度来说,青岛最基础的群演和特约演员已经比较完善。”随着产业链条的完善,青岛微短剧的类型也逐渐多元,比如春节档上线的非遗武术题材《小虾米的功夫梦》、2月开机的古装剧《权倾天下》。另外,随着葛云峰导演科幻短剧《天上王城》、李柳君导演AI+XR影片《星辰帝国》的出现,青岛导演在影视技术与微短剧结合之路上的探索也在不断加深。去年9月,黄山旅游与麦芽传媒联手打造的大女主武侠短剧《铁拳无敌杨芊芊》正式上线。该剧将黄山的壮丽与江湖的热血深入融合,48小时内短剧播放超过5000万,全网综合播放3.1亿,相关话题曝光量超8亿。紧接着,黄山签下了百万级大合同打造多部文旅微短剧,仅去年11月,就有9部微短剧在黄山开机。据锐哥介绍,“文旅+微短剧”打造城市IP的案例,为当地“拉流量”效果明显。比如西安《风起长安》带动大唐不夜城客流增长40%;河南“河大卫”剧场通过《端午奇妙游》等剧集实现文化IP商业化变现;横店推出“短剧实景拍摄套餐”从而导致景区接待剧组同比倍增。文旅与微短剧的融合,古麦嘉禾已经开始深度探索。“我们跟杭州余杭区、宁波鄞州区都有过微短剧合作,现在也跟几个城市在谈文旅剧的拍摄。对于微短剧来说,如果带着团队直接进景区,拍摄成本太高。如果能跟景区合作,黄山也好、黄果树瀑布也好,画面背景一看就有辨识度。”于爱山进一步建议打造“青岛故事IP库”,围绕海洋文化、工业遗产、胶东民俗、乡村振兴等资源,开发《崂山传奇》《胶澳往事》《田横岛渔歌》系列微短剧,推动‘微短剧+文旅’融合。”2024年,随着青岛市《扶持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展政策清单》的发布,西海岸、市北区、城阳区分别对微短剧行业推出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在近期举办的多次会议上,一些业内人士对政策的扶持方式,也提出了建议。“微短剧公司在起步阶段更加需要扶持政策早期介入,综合考虑奖补发放的时间前后,降低奖补的细则门槛,对于本地微短剧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