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资“耐心”陪跑,等来奇瑞汽车冲刺港交所

图片

有态度的思想者
2月28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奇瑞汽车是目前中国大型车企中唯一尚未上市的企业,目前各专业机构给奇瑞的估值在500亿-1000亿元左右。
招股说明书显示,奇瑞汽车目前的股东架构中,除了安徽当地的国资平台,青岛国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青岛五道口(青岛国资委、即墨国资运营服务中心各自旗下公司为最大LP),持股4.2%;
青岛鑫诚(青岛国资委、即墨国资运营服务中心各自旗下公司为最大LP),持股2.83%;
青岛城投(青岛国资委全资拥有),持股2.08%;
青岛火眼(火眼贝爱(11.52%,GP)、最大LP为华达科技(603358.SH),30.51%),持股1.47%。

图片

招股书首页
青岛与奇瑞的“牵手”可以追溯到2019年,青岛国资在其中扮演了多年“耐心资本”角色,如今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刻。
投资奇瑞,不仅为青岛带来了一座“超级工厂”,还有一批相关的零部件配套企业。青岛国资,通过越来越专业、越精准的资本运作,从困境企业的“白衣骑士”,升级成为城市产业升级的“战略推手”。

01



青岛成为奇瑞的“耐心资本”
奇瑞集团自2010年10月创立,总部位于安徽芜湖,芜湖国资委旗下的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曾经长期是奇瑞集团的大股东。
时间来到2019年,奇瑞启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12月,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简称“青岛五道口基金”)成为奇瑞集团大股东,持股46.77%。
2020年—2023年,奇瑞持续引入战略投资者,包括立讯精密、宁德时代和青岛鑫诚顺等,股东结构更加多元化。
青岛五道口基金持股比例则不断下降,这一期间,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回第一大股东。
2024年12月27日,青岛鑫诚顺将所持奇瑞集团8.77%的股份,转让给四位内部出资人——芜湖金斯曼企业管理合伙企业、青岛城投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火眼瑞祥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珠海尚顺管理咨询合伙企业。

图片

招股书截图
随着股权架构进一步完善,奇瑞也终于完成了上市的所有准备,并于2月28日开始了上市前的最后冲刺。
奇瑞汽车称,计划将港股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研发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提升其生产设施,以及用于营运资金补充。

02



投资奇瑞更是投资青岛产业

青岛国资对奇瑞的投资,不仅仅是一次资本运作,更可以被视为对青岛汽车产业的一次重要“推动”。
作为全球化能力最突出的中国乘用车企业,奇瑞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第一,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首位。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选择青岛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便利的港口物流,并直言这是“为奇瑞加速国际化出口,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布局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2021年,青岛城投集团与即墨区政府联合搭建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基金,助力奇瑞汽车青岛基地项目落地。

图片

位于即墨区龙泉镇的奇瑞汽车产业园
2022年11月18日,项目整车下线,从一片荒地到一座“超级工厂”,只用了17个月,创造了“青岛速度”。
2024年,奇瑞公司将三款最高端、最畅销产品(星途瑶光CDM、风云T9和瑞虎8L)布局在青岛生产,当前工厂实现订单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年累计产量达16.21万台,其中新能源产量占总产量57%,累计实现产值187.06亿元。
青岛与奇瑞的合作还在延伸。在2025年山东省重大项目名单中,奇瑞KD件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入选。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20万台整车以及10万件KD配件的生产和发运,将带动青岛汽车及零部件出口规模进一步提升。

图片

奇瑞青岛超级工厂。梁孝鹏 摄
青岛城投还在奇瑞青岛基地附近布局,于2024年9月建成青岛城鑫零部件科技产业园,已引进成飞瑞鹄、高普、佛吉亚、力邦合信等16家配套企业落地并投产。
从资金支持、园区孕育,到资源整合、产业推动,青岛城投与奇瑞的深度合作模式,将进一步完善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生产的完整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智能化是奇瑞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奇瑞也提出,未来将与青岛紧密携手,精准发力,捕捉全球范围内新能源三电系统、智能驾驶辅助零部件等前沿领域的潜力企业,吸引更多高端零部件供应商汇聚青岛。

03



“白衣骑士”到“资本棋手”
近年来,在产业结构升级与资本市场变革的双重浪潮中,从文旅产业焕新到尖端材料突破,青岛的市属及各区市国资平台通过精准投资,既扮演着困境企业的“白衣骑士”,更成为城市产业升级的“"战略推手”。
2023年12月,市北区国资完成对凯撒旅业的战略控股。2024年,凯撒海湾目的地(山东)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在青岛注册成立,同年,凯撒实现摘星摘帽。
依托青岛邮轮母港,凯撒旅业除了在青岛布局船票销售、航线创新,还致力于开发“邮轮+目的地旅游”产品,打造港口节庆、港口赛事等活动,孵化邮轮港口文旅IP。

图片

凯撒海湾以青岛目的地资源为核心,签约多个合作项目。

青岛国资充当“白衣骑士”的另一个案例,是崂山国资对天目药业的收购。2023年完成控股的,崂山国资不断向企业导入资源,随着公司北方销售中心在青岛启用,天目药业已与华东葡萄酿酒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与青岛大学合作推动中医药配方的应用创新。
2024年6月,天目药业顺利“摘星”,转型调整战略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西海岸新区国资近年来收购控股了融发核电、万马股份、诚志股份等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更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
融发核电在融发集团入主两年内,借势山东核能产业崛起,营收增幅超50%,2024年斩获AA级主体信用认证;
万马股份30亿元新能源电缆项目投产,与董家口化工园区形成产业链闭环;
诚志股份的POE项目剑指进口替代,诚志华青新材料产业园项目(4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被列入2025山东省重大项目。
前不久,青岛召开了国资工作的相关会议,青岛将采取“基金+产业”双轮驱动,整合市属企业设立的相关基金,建立“一产业一基金”模式,投资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10+1”产业。
当城市竞争进入“资本赋能产业”的新阶段,青岛国资正蜕变为深谙产业规律的“资本棋手”。这种转变,或许正是新一轮城市格局重构的关键变量。

记者|刘兰星    编辑|赵笛      
制作|宋尉嘉‍‍

图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