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0日讯 日前,山东大学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牵手杭州合碳创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碳创物”),共同成立“山东大学—合碳创物工程生物前沿创新研究院”。研究院将聚焦工程生物学前沿领域,打造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高地,加速生物制造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山东大学是中国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引领性和标杆性单位,拥有一批跨学科的顶尖科研团队,具备开展前沿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的卓越科研能力,在基因编辑技术、生物合成途径设计、微生物工程等多个关键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合碳创物作为全球领先的海洋微藻和工业微生物底盘绿色制造合成生物企业,挖掘丰富的海洋微生物资源及独特生物活性物,开发了多个创新管线,系统性开发非模式微生物细胞工厂,推动了在美妆个护、食品保健、绿色种养殖等场景的新应用。
双方牵手成立的工程生物前沿创新研究院将重点围绕海洋微生物及粮食安全问题,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赋能生物制造。研究院将重点打造元析-高通量分析平台、天玑-自动化实验平台、占微-数智化优化平台等三大技术平台。研究院将以自研先进装备和智能算法为支撑,打造一体化合成生物学/工程生物学数智化实验室,形成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实验室拥有自研高通量非模式微生物遗传转化系统、通量大于十万样品/天的高通量细胞深度代谢分析系统、13工位合成生物学自动化流水线、60台套发酵罐快速发酵工艺优化系统,是目前山东省最大规模的合成生物学/工程生物学数智化基础设施。
研究院近中期将聚焦于研发两大类产品:一是功能脂质(单细胞油脂和天然色素),主要满足日化美妆、营养健康、生物医药等领域需求;二是单细胞蛋白,通过秸秆糖偶联发酵生产菌体蛋白,赋能解决大豆、鱼粉等蛋白原料对外依存度过大的粮食安全问题。
工程生物前沿创新研究院由山东大学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生物学团队负责人崔球担任院长,领衔研发平台的构建优化及日常研发。他长期从事秸秆糖化及微藻油脂生物制造的前沿研究和产业转化,4项成果在多家企业转化,年均利润超亿元。在Nature Biotechnology、JBC等期刊发表SCI文章9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0余项,软件著作权7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责任编辑:吕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