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青岛组织召开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琅琊台湾作业区东部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前湾港区北岸码头改扩建一期工程港口岸线使用评审会。评审会上,与会专家现场踏勘并审阅了相关材料,就项目可研报告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岸线使用基本通过专家评审,待完善后将报交通运输部审批。
青岛港为全国11个国际枢纽海港之一,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干线港,2024年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87万标箱,位居世界第五位。这两个港口重大项目的实施,对于青岛布局调整港口功能、提升现代港航服务、吸引国际航运要素集聚具有深远意义。
董家口港区琅琊台湾作业区东部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之一,作为董家口港区专业化集装箱码头的起步工程,该项目在董家口港区建设11个集装箱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1100万标箱,在前湾港区集装箱装卸能力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有望大大提升青岛港集装箱服务能力和枢纽能级,有力支持青岛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琅琊台湾作业区东部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示意图。
前湾港区北岸码头改扩建一期工程位于前湾港区北岸北作业区的突堤东侧。本工程拟将前湾港区北岸现有72-74#杂货码头(72#为1万吨级,73#和74#为2个1.5万吨级)改造为1个1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将现有码头前移30米,改造后码头长534.36米,可满足停泊1艘15万吨级集装箱船,或同时停靠1艘2万吨级和1艘3万吨级集装箱船(或杂货船),并建设相应配套设施。码头年设计吞吐量为集装箱100万标箱、大件货物1万吨、纸浆10万吨。前湾港区北岸码头改扩建一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前湾港区集装箱通过能力不足的压力,提高前湾港区服务能力、扩大辐射范围。
2025年,市交通运输局围绕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任务目标,共推进包括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琅琊台湾作业区东部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前湾港区北岸码头改扩建一期工程在内的9个港口重点项目建设。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高效推进港口重大项目有关工作,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全速推进董家口港区港投万邦矿石码头工程、胡家山作业区防波堤工程等4个在建港口项目,力争董家口港区港投万邦矿石码头工程、胡家山作业区防波堤工程年内完工;积极推进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7-8#泊位工程、琅琊台湾底通用码头工程等5个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为加快建设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注入强劲动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责任编辑: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