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学生巧手破译“沧浪亭”密码

3月14日讯 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这样一支学生团队,名为“造园”,他们用90天挑战“5000+乐高积木零件复刻宋代沧浪亭”,飞檐翘角严丝合缝、榫卯结构全可拆解,同学们都惊呼:“乐高还能和古建筑擦出火花?!”

造园团队项目负责人合影

这支团队是由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学生马琛、杨惊麒、王姝婕、刘逢源、司靖组成,他们将队伍取名为“造园”,取自古代造园学经典著作《园冶》,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传播古典园林文化。

“造园”为何偏偏“盯上”乐高?

沧浪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项目负责人马琛直言:“沧浪亭‘一亭独立山水间’的极简美学正适合取材积木;而每一块乐高都是‘活’的零件,能像真实榫卯一样拆解重组,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容错率更高!”

乐高沧浪亭。张楚林 摄

为让千年沧浪亭“活”过来,在建模设计期间,团队不断探索模型的新形式,渲染图的重新渲染、零件比例尺寸的重新确定、步骤说明书的重新修订……“造园”团队通过自学使用SketchUp三维电子模型、LEGO studio软件成功实现榫卯、斗拱、翼角等复杂细节。

沧浪亭积木模型细节图

“那种亲手把传统文化‘搭’出来的成就感真的特别自豪!”马琛坦言。当小队用乐高零件复原沧浪亭模型时,他们也悄悄给这座千年名园造了个“平行宇宙”——造园(PocketGarden)数字文化生态系统,通过3D画面和UE4游戏引擎技术,为玩家打造园林主题的开放世界,在这个虚拟的园林中,玩家可以改造重建园林并自由探索这个充满韵味的世界。

虚实双生 相辅相成,“造园”团队致力于园林艺术的现代化传播,通过引入“新”材料与“新”技术,为传统园林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同学体验造园游戏

经过不断努力,“造园”团队也收获累累硕果,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一等奖、国家级优秀大创项目等多项荣誉,“苏州沧浪亭复原积木模型”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外观专利3项。

建筑系教师、团队指导老师王灵芝点赞道:“‘造园’团队诠释了‘古法今用’的智慧,突破了乐高积木与榫卯结构适配的技术壁垒,把文化血脉编进了每一块积木。”

“造园”团队成员们表示:“在现代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我们要将‘造园’这件事做下去,将园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之路坚持下去。”这群“硬核”建筑师们正合力为传统文化按下保存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通讯员 成方祎 马祥艺 赵振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