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办养猪场、种桃树、养鸽子外,今年我还种了10亩小麦、10亩玉米、5亩花生。现在疫情国家有困难,我得多种粮食,多种田!”在莱西市院上镇仇家庄村东头,扶贫部门的工作人员再次见到了赵泮东,这已经是第四次见面,刚进入初冬,他就又忙着规划明年的粮食生产,用感恩的心回报国家。从昔日的光棍汉,到如今神采奕奕的致富带头人,从赵泮东身上看到了一个普通农民走过的一条脱贫致富路。
第一次见面——
“因为穷,连个媳妇也娶不上”
扶贫部门工作人员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去赵泮东家的情景:家里门锁没上,院子里长满高高的荒草,都没法下脚。刚推开正间门,接着被顶了出来。为啥?因为气味太难闻了!屋内脏乱不堪,一看就是“光棍窝”。等了好久他才从外面溜达回来——一身衣服脏兮兮的,下地干活穿,平时也穿;头发长了也不理,像枯草一样乱蓬蓬的。他说:“俺不在乎,反正是‘穷光棍’一个。”没错,按照条件,他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像赵泮东这样的贫困户该怎么帮扶?给钱给物?“要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把发展短平快项目和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变‘输血’为‘造血’,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莱西市扶贫部门把找准“贫根”、对症“下药”、激发内生动力作为帮扶赵泮东脱贫的努力方向。
打那时起,扶贫干部经常上门。赵泮东说,别看原来不认识扶贫干部,但后来相处得和亲兄弟一样。经过深入了解,扶贫干部得知赵泮东的父亲有慢性病,需常年吃药,挣点钱还不够治病的,所以,多年来家里一直很穷。正是因为穷,他连个媳妇也娶不上。
摸清赵泮东的致贫原因后,扶贫干部迅速行动,研究制定具体的帮扶方案,解决“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他们分析认为,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赵泮东骨子里还是求上进的。为此,扶贫干部通过持久地精神扶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鼓励,帮他打开了思想“症结”,解决了他“不想干”的问题。
第二次见面——
“有干劲、有奔头,脱贫了”
“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如何让赵泮东尽快脱贫?村支部书记给他介绍了一个到附近养猪场抓猪的活儿。每天,赵泮东把一头头大猪从猪圈里抓出来,用小车推到运猪车上。由于他肯吃苦卖力气,干活越来越熟练,工资也从一天100元涨到了200元。有了一定收入后,加上扶贫干部持续鼓劲,赵泮东的心热起来了,他有了发展产业的长远打算。但是面对没门路、没技术等一大堆困难,他又犯了愁。这可怎么办?
为解决赵泮东发展产业“无门路”的问题,驻村“第一书记”帮他申请了小额扶贫贷款,发展了8亩桃树,还帮他打了井、拉上了电,让他灌溉不犯愁。为解决他“不会干”的问题,镇里推荐赵泮东参加了桃树栽培技术培训班,技术员到地里手把手地教,第二年他就喜获丰收。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赵泮东的精气神也有了明显转变。他变得愿意说话了,对人热情了,做事也踏实、认真了,还经常热心帮助左邻右舍。“赵泮东,最近怎么老往服装厂跑啊?”村里人打趣道。赵泮东只是嘿嘿笑。原来,赵泮东的踏实肯干,赢得了本村服装厂一位女职工的好感。
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步伐加快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赵泮东父亲的治病花费问题?很快,扶贫特惠保险的政策又眷顾了赵泮东家。扶贫办在落实好他们全家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后,又出资为他们投了医疗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三项扶贫特惠保险。生病住院,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扶贫特惠保险连续报销完后,慈善总会还会对剩余部分按50%进行资助,到最后,贫困户自己的花费很少。这一下,彻底解决了赵泮东的后顾之忧。
“没想到活了40多岁,还能有人这么帮我,党的政策真好!我现在有干劲、有奔头,也脱贫了。”赵泮东高兴地说。
赵泮东经常到荒地里采蒲公英,晒干后送给帮助他的人。他说,喝泡蒲公英的水对嗓子好。赵泮东对扶贫干部亲得很!是的,只要干部真心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就一定会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
富裕起来的赵泮东赢得了村里群众的好评,幸福也很快上了门。他与服装厂那位俊俏的女职工,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两个人紧紧地走到了一起……
第二次去赵泮东家,他的家里大变了样,非常干净整洁。地面铺着干净的垫子,来客进门后会自觉地脱鞋。再看他本人——干净利落,脸上堆着笑,像换了一个人!夫妻俩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如今,他们已经有了孩子。赵泮东给女儿起名叫“小康”,致富奔小康的“小康”。
2019年,村支部书记又给赵泮东媳妇介绍了一个在附近加油站的工作,每月3500元。赵泮东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仅彻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而且继续奔跑,向着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第三次见面——
“贫帮贫,共奔小康”
2019年国庆节,扶贫干部第三次见到赵泮东。他当时正在规划桃树果园旁的养鱼塘,养殖的鸽子在我们身边飞来飞去。大家都说:这下,赵泮东水、陆、空产业发展齐活儿了!赵泮东高兴地对我们说:“我现在感到很幸福,感觉生活充满希望,有使不完的劲儿!”他还有个打算——“贫帮贫”,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转变思想、自食其力,勤劳致富、共奔小康!
“现在乡亲们对因病因灾致贫的人都会给予同情和帮助,但最痛恨的就是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懒汉,他们拿着国家低保救助,靠吃救济混日子,乡亲们最看不起这样的人,对他们意见很大。要想生活过得好,必须拼命干,只要干了就会有回报,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我得去找他们说道说道。”一年多来,赵泮东在“贫帮贫”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如今,他以自身脱贫致富的成果,影响和带动了仇家庄村及周边村的贫困户陆续脱贫致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这是赵泮东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马丙政 通讯员 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