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处不在”到“无事不扰”,青岛企业服务加推“升级版”

图片

有态度的思想者
近一段时间,关于新型政商关系的深度思考,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针对企业提出的政府主动服务意识薄弱、行政干预频次过高等问题,国内多地加速将“优化营商环境”从政策口号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持续优化政企互动模式。
尤其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等关于保护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之一。
青岛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2025年伊始,青岛各部门各区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展开了一场全域协同的“竞速赛”。

01



主动服务无处不在
营造最佳营商环境,说到底就是机关部门围绕企业和投资者转变观念、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的问题。
青岛各区市也在努力推出各种举措,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
“本以为跑贷款要‘求人’,结果政府带着银行主动上门、量身定制方案,真是雪中送炭。” 得益于公司迅速扩容的业务板块,青岛远鹏新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最近急需一笔资金扩大经营规模。得知这一情况的市南区企业服务中心,第一时间联动银行上门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并现场初步达成融资授信意向。
这是青岛各区市通过暖心举措,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的一个切面。
大项目、好项目是加快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根据工作部署,今年,崂山区将进一步拓展重大项目“一张‘点菜单’,全程帮代办”金牌团队服务保障能级,为重点项目提供全过程、定制化、个性化服务清单,以及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打造“项目管家”队伍。同时,将解决共性问题的经验做法固化为普惠性政策。

图片

“崂省事”政务服务驿站在绿谷翰章产业园启用。

即墨区在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提出,将推出营商环境“升级版”。深入推进建设项目“即办好”审批帮办服务,构建从准入、建设到准营的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服务体系。完善企业诉求快速响应、闭环办理机制,着力解决企业用工、用地、用能等难题。
在莱西市前不久举行的企业家座谈会上,莱西提出将继续秉持“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理念,精心做好服务,让企业家切身感受到“自家人”的温暖、体验到“跑起来”的效能,全力为企业做大做强保驾护航。

02



“免打扰”无事不登门
寓管理于服务,既要让企业感受到政府无处不在的服务,也要润物无声,让企业心无旁骛搞发展。
但实际工作中,重复调研、多头检查、监管碎片化等问题并不少见。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中,青岛各部门各区市也把“无事不扰”放到了今年的工作重点中。
“探索新形势下安全生产非现场执法新模式,我们选取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平度市等区市开展试点工作,建立非现场执法工作机制,拓展非现场执法方式,规范非现场执法程序。”青岛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综合运用无人机巡查、监管系统数据比对、企业现场视频监控等手段,在降低入企检查频次的同时,提升安全生产非现场执法智能化、规范化、精准化水平,力求实现执法活动“免打扰”。
同样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部门,在前不久与企业的圆桌座谈会上,也明确表态,围绕规范涉企执法,优化惠企服务,今年市生态环境局将健全完善非现场执法监管体系,从六个方面综合施策,突出“执法+服务”,推行“有感服务”“无感式执法”。
城阳区在日前召开的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上,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举措,提出要试行行政执法监督码系统,为商事主体赋予“保护码”,通过检查备案、扫码入企、检查反馈等措施,限制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等扰企行为,让涉企行政检查成为一本“明白账”,切实减少企业商户经营负担。
同时,对重点企业实行“法治服务专员”全程护航,严格防范“远洋捕捞”式违法违规执法司法行为,坚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让企业安心经营。
针对前期调研过程中,部分企业反映的类似问题,胶州市在日前举办的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链主挂帅”推进大会上专门提出,将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举措,通过建立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让企业以发展安全为前提,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生产经营。

图片

胶州市举行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链主挂帅”推进大会。

平度市在其2月中旬发布的《致平度市企业家的一封信》中同样明确提出,将持续深化落实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20条措施,全面推进“综合查一次”,切实做到“无事不扰”;同时,大力推广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两书同达”,帮助企业降低信用修复成本,营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03



政商关系亲清有度
“无处不在”和“无事不扰”,是营商环境的“一体两面”。寓管理于服务,还要把握好两者间的度,真正做到既“亲而有度不逾矩”又“清而有为不疏远”。
西海岸新区的做法可作借鉴。今年年初,一场特别的民营经济颁奖活动在西海岸新区举行。与以往由主管领导为部门、为企业颁奖的惯常做法不同,这次,西海岸新区把对营商环境“裁量权”交给民营企业家,由企业家上台为赋能民企优秀平台、服务民营企业家典型案例、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单位颁奖。

图片

西海岸新区企业家为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获奖单位颁奖。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方面,以“自己人”思维打造“耦合汇”政企交流平台,真正激发企业参与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区人大出台相关办法,开展护航专项行动等举措,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诠释了亲清政商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
市北区在2月7日举行的项目推进落实大会上提出,要“打造最接地气、最有人情味的营商环境”。这一提法的内涵是一系列真诚服务——将健全服务企业长效机制,通过政企恳谈会等方式,大力营造亲商安商的环境;将坚持问题导向,对企业现场反映或通过12345服务热线、网络平台等渠道提出的诉求建议,事不过夜,顶格协调解决……

图片

东海岸电影城金地店取得了市北自承接设立电影放映单位审批业务以来发出的第一张电影放映许可证,仅用了3小时就完成接力审批。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如何,相关部门是否存在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李沧区一街道此前举办的“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商会企业座谈会上,类似的“尖锐”问题被摆到“桌面”上。
现场,街道通过“企业护航员”“亲清政商关系三张清单”等举措,推动政商双方“双向奔赴、亲清统一”。今年,李沧区将进一步健全企业服务专员、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等惠企机制,加快构建公平诚信的市场秩序,严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坚决维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图片

李沧区打造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李沧模式,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青岛各区市以企业需求为圆心、以制度创新为半径,加快绘制更具韧性与活力的营商环境“同心圆”。

记者|衣涛      编辑|赵笛

制作|宋尉嘉


图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