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核查|机打小票有毒?

机打小票有毒?    

专家:长期接触须防护    

机打小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近日有关“机打小票上有致癌成分”的话题引发热议。有人制作视频提醒消费者,“收到机打小票要尽快丢弃”,也有人质疑“抛开剂量谈毒性是夸大其词”。那么,日常接触机打小票是否存在危险?

记者了解到,机打小票使用的是一种名为热敏纸的特殊纸张,表面涂有一层显色剂,遇热会显色,具有打印速度快、成本低、不需要使用墨水或色带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叫号单、购物小票、停车小票、快递面单、货运标签等场景。

清华大学化学专业博士孙亚飞介绍,热敏纸的类型很多,含有双酚A成分的热敏纸因成本较低,是最普遍的一种。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双酚A具有致癌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双酚A就绝对安全,因为它还是一种环境雌激素。当体内过多摄入双酚A后,雌激素的分泌受到干扰,由雌激素调控的生理活动就会发生紊乱。因此,婴幼儿和孕妇等特殊群体应避免接触双酚A。因职业原因需要长期接触双酚A的人需要注意防护,如戴上一次性手套,并且在工作休息期间仔细洗手,避免经过皮肤吸收双酚A。其他人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热敏纸,使用后应将其丢弃。

国家已明确了热敏纸中双酚A的限制含量,即将于4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GB/T28210-2024《热敏纸》中规定,普通热敏纸、特种热敏纸(I型)双酚A含量应低于200mg/kg,特种热敏纸(II型)双酚A含量不应检出。这将为热敏纸生产提供科学标准。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