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年报”出炉:一年载客5.29亿人次

图片

有态度的思想者
“流动的青岛”在纵横交错的轨道间加速融合。
运送乘客5.29亿人次,日均144万人次(最高235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12.44%,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4%(最大61%),比2023年提升近2个百分点……《青岛地铁2024年度运营服务责任报告》显示,随着线网日益通达,地铁“客流走廊”承载力正在持续提升。
2024年,6号线一期和2号线西延段高水平开通,青岛地铁运营线路增至8条、352公里,172座运营车站串联起七区一市的主要交通枢纽、繁华商圈、大型医院、热门景区景点。特别是随着2号线西延段通车,青岛地铁与国际邮轮港、轮渡等水路运输枢纽实现衔接,首次实现“海陆空”交通方式全覆盖,水、陆、空换乘更加高效。
自2015年首条线路开通运营至今,青岛地铁已累计惠及20亿人次出行,以交通的互联互通不断汇聚人流、物流等发展要素,延展着城市边界。
目前,青岛地铁累计获批13条线、506公里。2号线二期、5号线等8条线路、154公里正在加紧建设。今年1月,青岛市政府发布青岛市2025年重点项目名单,市域轨道快线(西海岸金沙滩—胶东机场)项目列入了2025年重点准备类项目名单。

01



激活文旅新动能‍‍
今年以来,国家省市接连出台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相关政策措施。
《青岛市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方案》提出:“推进中山路、李村、唐岛湾等商圈创新提升发展”“全力构筑大型演出、音乐节会集聚地,年内举办各类大型音乐节会、演唱会不少于60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
通达的地铁线网,犹如一条“文化丝带”,将历史城区、滨海景观、现代商圈、音乐节会场所等串联成珠,以“一小时交通圈”的集聚效应,重构城市文旅经济和消费生活新版图,吸引着更多市民游客“乘着地铁逛青岛”,沉浸式体验这座滨海旅游城市的独特魅力。
栈桥上空飞舞的海鸥,夜幕下浮山湾灯光秀以及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都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邻近景点的中山路、青岛站、五四广场、燕儿岛路、浮山所、人民会堂等热门站点客流屡创新高。2024年,乘坐地铁前往历史文化街区游玩的游客数量占到总量的六成,助力历史文化街区持续焕发新活力。2025年春节,中山路站日均客流增长2.5倍,火热的数字印证着地铁对老城复兴的强劲带动力。

图片

糖球会期间中山路站出站客流
夜幕中,青岛多个文旅景点人气旺盛,浮山湾灯光秀、明月•山海间不夜城、方特梦幻王国等地“热力值”较高。青岛地铁全力护航夜经济,去年旅游旺季首次推出“一元通城”服务,共持续92天、近300小时。一条条飞驰的地铁温情守护着市民游客畅游夜市、商圈,推动夜经济“越夜越精彩”。

02



热门车站TOP10
青岛,山海湾城交融,城市框架很大,城市组团距离较远,对跨区域贯通性道路存在着高度依赖性。2022年起,青岛发力城市更新建设,辽阳快速路、重庆高架路、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地铁4号线等一批快速干线交通项目陆续建成通车,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了城市交通出行效率,有效支撑了城市空间拓展。
基于百度地图慧眼职住大数据,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对青岛轨道交通通勤空间分布、距离分布、接驳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轨道线网已成为都市区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服务的通勤者平均出行距离大,在廊道上分担了大量的向心交通量。都市区范围内,东岸城区轨道线网密度高,轨道方式通勤占比达到约25%,其中到达市南区的就业人口中约38%采用轨道方式通勤出行,表明轨道对前海一线通勤出行起到强有力支撑。

图片

地铁青岛北站内,人流如织。
青岛地铁2024年的运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地铁平均旅行速度44公里/小时,通勤时间较地面出行节省一半。地铁线网平均运距14.99公里,拉近东岸、西岸、北岸的时空距离,全年5500万市民跨越东西海岸。从线路客运量看,居前三的分别为:1号线1.44亿人次,2号线、3号线“旗鼓相当”,均为1.14亿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钱谷山至董家口火车站地铁乘车距离在全国同一城市中最远,达到158公里。
从车站客运量看,前十位车站分别为:青岛北站、台东、五四广场、李村、青岛站、海泊桥(海慈医疗)、井冈山路、苗岭路、错埠岭、辽阳东路。
一条条风驰电掣的地铁,如同跳动的“城市脉搏”,为这座品质之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03



持续放大“局域网”
当下,青岛地铁正在铺展一张更大的网。8条在建线路,从主城区向周边区域延伸。
2号线二期、5号线是东岸城区骨干线路,将进一步织密东岸网络,缓解交通拥堵。2号线二期主要服务李沧东片区。5号线是串联青岛中心区轨道交通网络的“C”形线路,主要服务邮轮母港及老四方、浮山后等人口密集区。

图片

3月9日,地铁2号线二期李王区间双线大断面隧道顺利贯通。

9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是北岸城区骨干线路,搭建北岸网络框架,加强城阳与东岸主城区的联系。9号线一期主要服务城阳核心区,打通北岸东西向通道。15号线主要服务黑龙江路沿线大型居住区、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实现东岸和北岸的快速联系。
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8号线支线是西海岸原胶南城区、即墨、胶州三个重要区域的骨干线路,服务内部交通出行,实现与主中心的快速联系。6号线二期主要服务西海岸原胶南城区,衔接青岛西站。7号线二期主要服务即墨中心区、李沧西部区域,实现即墨与城阳、东岸主城区的快速联系。8号线支线主要服务胶州中心区,通过网络互连实现胶州和东岸、北岸城区的快速联系。

图片

地铁6号线列车
8号线南段作为连接主城区与胶东机场的快速通道,正加快推进土建施工。
上述线路预计将在2026年至2028年陆续建成,届时青岛地铁日均客运能力将达500万人次,初步建成“轨道上的青岛”,更好地服务沿线居民出行,带动区域发展。
抢抓青岛都市圈机遇,青岛地铁还在持续放大“局域网”。《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统筹布局以青岛为中心枢纽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融合建设,并做好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协调,构建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青岛统筹考虑多网融合,优化轨道交通网络架构,预留了市区向海阳、日照、平度、莱西等线路建设延伸条件。
从交通动脉到经济走廊,从扎根青岛到辐射都市圈,青岛地铁一路不停。

记者|周建亮     编辑|张晋

制作|宋尉嘉


图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