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邱帮问|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以“智慧应急”护航安全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3月26日讯 近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级领导干部刘培喜做客民生在线直播室,围绕“提升应急能力 护航美好生活”主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民生观察员:基层防灾减灾工作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部门在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上做了哪些工作,未来还有哪些计划?

刘培喜:基层防灾减灾和大家的生活紧密相连,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我市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做了很多努力。下面,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组织统筹方面,2024年,青岛整合9个议事协调机构职责,成立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构建“全灾种、大安全、大应急”的“1+N”应急管理工作体系,让工作机制更顺畅。风险防范方面,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排查582万条数据,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汇聚燃气等九大领域23个系统数据,还组建了4609人的信息报送队伍,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处理。监测预警工作,常态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会商,完善监测预警系统,暴雨、强对流预警提前量分别达67.5分钟和50分钟,青岛地区大雾预警时间提前量30分钟。完善预警“叫应”机制,应急责任人覆盖率100%,社会公众覆盖率90%以上。工程建设领域,市区两级投入236.06亿元推进九大重点工程建设。崂山区通过全国首批综合减灾示范县现场验收,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和城阳区获批省级综合减灾示范县,城阳区综合减灾社区工作列为国家第十批标准化试点项目。在宣传培训上,建成4处大型应急安全体验场馆、7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93所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连续三年举办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网络竞答,点击量达2932.87万次。

接下来,我们还会持续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

一是强化基层风险防控,探索建立常态化普查机制,常抓隐患排查。二是优化基层物资配备,探索“实物储备+生产力储备+社会单元储备”模式,保障物资充足。三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搭建全市应急系统卫星通信指挥调度平台,完善直通基层的预案标准体系,深化“基层应急处置卡”建设。四是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拓展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功能,推进

项目。

此外,今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会全方位开展宣传活动。也会出台和修订相关规范,深入推进城阳区国家级综合减灾社区建设标准化试点项目,打造全链条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体系。希望大家多学习防灾知识,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城市更安全。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