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7日讯 近日,在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报关大厅,一批产自淄博市博山区的平菇菌丝仅用时不到1分钟就完成了现场审单作业及随附《进(出)口食用菌菌种审批表》的联网核销。
《进(出)口食用菌菌种审批表》,是蘑菇菌丝类农作物出口时必需的种质资源证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相关要求,出口种子生产企业在出口前需到所在地农业农村厅取得种质资源出境审批许可。
“以前我们需要到省农业农村厅递交材料申请纸质证书,然后再将正本证书邮寄到青岛。报关行从系统申报后,拿着正本证书到现场递单审核,全程下来起码要4、5天。”淄博聚力菌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孟女士说道。
针对种质资源证照正本邮寄耗时久、现场人工审核比对效率低的难题,青岛海关联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开发“数e通-关员便捷助手”种质资源证照电子联网模块,实现了海关新一代通关管理系统与山东省大数据局的电子证照系统数据互联互通。企业可在山东省政务服务平台远程申领种质资源证书,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远程无纸申报种质资源证书,由系统自动比对证书数据,实现即领即报、即报即审、即审即放。
“现在我们只需要在电脑前动动手指就能把所有手续办好了,每票节省快递费等经济成本至少60元。”孟女士说道,“这半年,我们出口蘑菇菌丝等农作物种质资源订单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企业利润也同比增长近500万。”
临沂市蒙阴县的山东御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孙先生也有同样感受。该公司主营香菇菌棒类产品出口,年出口货值约3千万元。“种质资源证书联网后,企业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申领、申报,实时查询审批和报关状态,避免了纸质证书丢失、损坏的风险。”孙先生说道。
电子证照联网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在为企业减负增效的同时,也为海关基层审单工作提供了便利。
“通过大数据信息处理,对电子证照联网信息中境内发货人或生产销售单位、商品品名或种类、商品数量及单位等7大关键信息进行筛选提取,并与报关单相应内容进行自动比对,不一致项目系统将标红提示,减少了人工比对工作量,现场单证审核效率提升50%以上。”青岛海关动植物检疫处一级主管于恺介绍。
此外,青岛海关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将海关的作业系统与山东省大数据局电子证照系统进行了数据集成互通。海关现场审单对种质资源电子证照进行核销并锁定、撤销核销并解锁等处理后,数据即时同步至大数据局电子证照系统,有效防范不法企业虚假申报逃避监管,在助力企业快速通关的同时,有效杜绝种质资源违法违规出口,切实维护我国种质资源安全。
据统计,自“数e通-关员便捷助手”种质资源证照电子联网功能2024年8月15日上线以来,青岛海关共监管出口种质资源约1.37万吨、货值约542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561.8%、505.9%。(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通讯员 赵颖洁)
责任编辑:杨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