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从这场大会,看青岛民营经济发展的三个支点

3月27日,2025青岛市“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启动仪式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对接会举行。

以中小企业这个企业群体为着力点,意义不同寻常。

民营经济占据青岛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大企业也是由小企业成长而来。民营经济要发展壮大,中小民营企业至关重要。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悉心护航中小企业发展。

本次活动,既是对国家政策的落地,也传递出青岛一以贯之积极主动服务民营经济的态度。

政策加码

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从不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自己的事,离不开环境的营造和政策的支持。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往往因其体量小、赛道新而稍显“脆弱”,需要更多政策的“甘霖雨露”来呵护。

打开“青岛政策通”,在这个被称为“政策干货超市”的平台上,各家企业不仅能了解最新政策,还能享受政府扶持。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浏览量超905万次,汇集惠企政策信息近2.89万条,兑现惠企资金35.97亿元。

从确保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到减税降费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再到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出台地方性法规《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提供更加稳定透明的法治环境……青岛拿出满满的诚意,结合实际频出实招,为全市民营和中小企业的茁壮成长提供肥沃土壤。

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最终受益的还是当地。

2024年,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8%的投资,近70%的进出口,87.6%的城镇新增就业,95.8%的企业数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大会现场,青岛政策再加码,推出《2025青岛市“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方案》,市民营经济局等24个部门和各区市,从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法律护企5个方面进一步建优建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比如,在开展政策惠企方面,依托青岛政策通、“青岛12345”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企业家大讲堂、专精特新政策解读培训会等对话交流,强化政策深度解读、智能推送和精准辅导

在开展环境活企方面,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演中心、民营经济银企茶座系列活动,推动中小企业拓展市场、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优化融资促进服务,提升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水平。

为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与企业家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其间,市民营经济局还将举办“与民企同行”作风践行活动,开展“讲一次政策、听一次会议、跑一次业务、解一个难题、提一项建议”的“五个一”行动,形成领导干部带头走出机关、深入企业,帮企业解难、助企业发展的正向示范效应,让企业获得务实管用的支持帮助。

产业协同

如果把一条产业链打开来看,在链主企业之下,会发现无数中小企业在支撑。

能够在产业链中找准位置“扎根”,对身处产业链环节的中小企业而言,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更是实现“专精特新”发展的成长路径。

大会现场,2025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正式启动,并围绕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对接活动。来自人工智能产业的上下游企业齐聚一堂,面对面“找朋友”“寻技术”“聊需求”。

大企业提供平台和资源,小企业用专业和特色来补位,像这样高效地对接,在青岛已形成常态化机制。去年,青岛共开展20场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建链行动,涉及智能家电、半导体、新型显示、智能制造等领域,吸引了千余家市内外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会。

根据《2025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方案》,今年青岛将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聚焦40个细分赛道,与“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三年行动计划相结合,与创投风投大会、产融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等全市重要活动及行业展会相融合, 举办不少于20场产业链对接活动,更好推动上下游环节“卡位入链”,有效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创新驱动

从中央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到全国两会上民营企业家登上首场“代表通道”,再到以DeepSeek、宇树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掀起的中国AI创新热度绵延至今,都释放出鲜明的信号: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的布局建设,都有很多待解的难题、未知的领域,这意味着民营经济发展舞台广阔。

如何让中小企业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显身手、大有作为,成为真正的创新引擎,其实青岛的维度颇多。

当前,青岛加快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实施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行动、民营领军标杆企业培育行动,引进培育一批专注于新兴未来产业的创新型企业。

梯度培育是其一。青岛已经形成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两条培育成长赛道,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创新发展路径。

以赛促创则更为直观。大会现场,第十一届“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包含区域赛、创客赛、专题赛、城市赛四个竞赛项目。选拔人才、发现项目、吸引投资,这项大赛不仅是中小企业竞技比拼的舞台,也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平台。依托大赛,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者对留青创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越来越多的优质中小企业在青岛生根发芽。

任何企业的成长都要经历曲折向前的过程。可以预见的是,当政策的暖风交织于市场的热潮,当创新的舟楫扬帆于时代的潮涌,民营经济将如春花灿烂盛放着无边精彩。(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于君怡)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