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点穴疗法入选青岛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8日讯 近日,由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申报的崂山点穴疗法成功入选青岛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继2022年荣登李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医院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取得的又一硕果,也是四代崂山点穴疗法传承人发扬传统文化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不懈努力、持续创新取得的成就。

崂山点穴疗法是由武功演化而来,是武功与中医经络理论、道家学说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点穴健身治病术,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作用。

崂山点穴术源于明代崂山道教祖师之一、崂山拳术武当派之祖张三丰,此后600多年间,广泛应用于山东半岛地区,逐渐成为中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四代传承,崂山点穴术在技术和理论上不断进步,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治疗范围在原来的瘫痪症和颈肩腰腿痛基础上,扩展到脏腑功能紊乱及功能衰弱病症以及中医内科疾病等病种。

传统医药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需要代代守护、传承精华,也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崂山点穴疗法第三代、第四代传承团队不断深入挖掘整理其内涵,明确了“刺激线”以经络经筋学为理论基础,“特定穴”以《黄帝内经》溪谷学说为理论基础,进一步丰富了崂山点穴疗法理论体系。还将崂山点穴疗法与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筋膜学、整脊学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脊椎源性疾病胸椎核心论”“恢复肩胛骨的生物力学活性维护脊柱的稳定性”两项学术思想,与多学科深入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拓展治疗范围与病种,通过深入挖掘其学术内涵和临床价值,为更多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文)

责任编辑:杨小萌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