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交通出行如何更加美好?3月27日至28日在青岛召开的第二十七届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博览会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视角。
紧盯行业发展与需求,高度关注技术与场景两条线
契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交通运输行业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制度供给为保障,以数据资源为要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认为,交通运输行业是强应用型行业,发展“人工智能+交通”一定要紧盯行业发展与需求,高度关注技术与场景两条线。“DeepSeek在交通行业虽已有应用,但深度和广度尚存不足。交通运输行业在应用场景拓展上有着先天优势。我们现在不仅要关注大模型应用,更要使之与AI Agent垂直模型紧密结合,推动‘人工智能+交通’向纵深发展。”
“公路数字化是公路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陶汉祥认为,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制度、流程再造和系统重塑,提高方案的合理性、准确性、安全性,加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打造一套模型、一套数据,构建实体公路和数字孪生公路两个体系,推动公路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全国首个协同交通行业大模型发布
本次大会还发布了特设经纬交通大模型产品,这是全国首个协同交通行业大模型,由陕西、山东、江西、河南、安徽、内蒙古六省(自治区)的省级交通国企聚合算力、数据、场景、算法,聚焦高速公路“建、管、养、运、服”各方面,构建了跨域协同的智慧交通生态,将提供面向全链条需求的AI服务。
大会还举办了第二十七届高速公路信息化技术产品博览会,展出面积达4万平方米,300多家厂商参展,集中展示了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技术产品研发、应用的最新成果。
山东高速集团发布的“山高·行”智慧大脑3.0产品,进一步夯实数字底座,基于大模型技术重塑AI平台能力,推进大模型技术在智能化路网管理、全要素精准养护、多维度收费分析、伴随式出行服务等场景的全面应用,支撑全业务场景提质增效,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板块的广泛深度融合。
辽宁交投集团携手行业领军企业推出了最新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由辽宁交投艾特斯股份发起,联合阿里云计算、高德软件等20余家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组建的“智慧高速新质生产力生态联盟”,实现了智慧高速“感知-决策-执行”的全技术闭环。今年,辽宁交投艾特斯股份还将联合华为、阿里、海康等企业,共同发布“高速公路智能体”解决方案,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融合。辽宁交投艾特斯技术股份公司技术部部长才智介绍,高速公路智能体构建了从感知、联接到中枢、应用的智能架构,覆盖路况预测、养护决策、车路协同等六大应用场景,力争实现路网感知时延从分钟级优化至秒级,应急事件处置效率提升60%,养护成本降低20%。
发展壮大青岛公路领域新质生产力
此次行业盛会,也为青岛公路加快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契机。
近年来,青岛公路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深入推动公路领域向“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建立完善了覆盖项目建设、养护、监测、应急和出行服务的高速公路全链条数字化平台,推动管理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如,在智能收费方面,推广智能收费机器人,对青岛东、城阳北等大流量收费站进行数字化升级,大幅提升收费站通行效率。在智慧养护方面,针对桥梁检测难题,采用无人机巡检系统实现病害自动识别,并结合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动态评估安全状态,保障桥梁安全运营。在出行服务方面,通过整合路网监测、气象预警等数据资源,实时发布路况信息,并通过路网监测和应急处置系统快速响应突发事件,提升公众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
“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学习吸收借鉴公路信息化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深化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不断发展壮大青岛公路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服务。”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处处长胡瑞杰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