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农业企业地方经贸合作商务研修班在青举办
哈萨克斯坦农业企业组团来青觅商机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9日讯 “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机器先进,作业效率也高。此次我们组团前来,就是想将中国的先进技术、经验带回去,提升哈萨克斯坦农业生产能力。通过考察交流,两国农业企业建立了深厚的了解,相信随着企业间合作成果的落地,哈中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将更加深入、更富成效。”YASSA教育国际商业学院院长克里斯蒂娜·韦伯说道。
这段让克里斯蒂娜·韦伯收获颇丰的学习经历,是3月24日至29日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举办的中哈农业企业地方经贸合作商务研修班。记者了解到,本次研修班吸引中哈两国的32家企业40余位代表参加,在为期7天的培训里,学员们通过实地走访,考察学习了青岛、烟台、潍坊等地区优质农业企业的先进经验,深入挖掘农业合作潜力,推动实现互利共赢。
此次研修班也是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一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新探索。“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按照‘企业点菜、我们供菜’的思路,前期充分了解了哈方企业的发展需求,例如,企业想要购买榨油设备,购买肉类加工和饲料生产设备等,我们都选取相关头部企业,带领哈方企业参访、洽谈。”上合经贸研修院(青岛)院长郑师介绍。两个月时间里,学院精心打磨课程方案和行程安排,最终筛选出了13家省内相关行业头部企业和经贸合作平台,力求为企业间搭建高效、便捷合作平台。
哈萨克斯坦SBS-1公司主营马铃薯相关业务,此次前来想了解中国先进的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并计划拓展农机设备、食品加工和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针对企业这一需求,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对接了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寿光现代设施园艺产业技术研究所等行业企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在马铃薯种植、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在企业参观时,我拍了很多照片,这里的设备机械化程度很高,并且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我们希望能购买这里的设备,帮助企业更好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高效益。”哈萨克斯坦SBS-1公司总经理托列别克·奥穆尔扎科夫表示。
哈萨克斯坦企业前来找寻中国合作伙伴,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客户。在企业洽谈交流环节,山东中制麦森科技有限公司的洽谈桌前,前来咨询的哈方企业络绎不绝,在前期参观考察环节,不少哈方企业就对这家机械设备供应商产生了浓厚兴趣。“去年以来,我们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往来逐步增多,这次活动,我们在家门口就结识了很多潜在客户。今年,我们也计划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展厅,在新疆建设面向中亚市场的农业机械城,更好拓展对哈合作。”山东中制麦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飞说道。
聚焦为上合组织国家育才、为多边经贸合作搭台,上合组织经贸学院积极面向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语言、经贸、援外、技能等各类培训,在“人员培训、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智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聚焦中国企业“走出去”,举办“出海”主题商务研修班,助力中国企业走进蒙古、哈萨克斯坦、尼泊尔、沙特和卡塔尔等近10个国家,与行业协会及头部企业达成众多合作意向。聚焦国外资源“引进来”,举办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规则高级研讨班等培训班次,吸引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84个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学员参加培训,展示推广中国各领域先进发展经验。
在结业仪式上,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与YASSA教育国际商业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后续双方将围绕人员联合培训、农业商务考察、文化交流活动举办等领域开展合作。山东海合投资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杰维亚特卡农业有限公司、采利诺耶农业有限公司等4家哈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珊 王萌)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