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3月31日讯 3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5年青岛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招生政策。受学龄人口排浪式波动影响,2025年我市小学一年级入学人数相比2024年有所下降,但在校生规模将达到最高峰;初中一年级入学人数比2024 年略有增加。
我市义务教育招生继续按照“学校划片招生、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的总体要求进行,招生报名继续实行 “—网通办”,具体由各区(市)教体局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招生方案将于4月中旬发布。
2025年,我市小学一年级入学人数约为12万,初中一年级入学人数约为11万。总体来看,全市小学入学高峰已经平稳度过,初中入学人数和在校生规模将逐渐增加,学位供给总量能够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但个别热点区域、热点学校入学安置压力依然存在。为切实做好入学保障,青岛将继续优化招生工作机制,提前谋划,科学布局,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多渠道保障学位供给,满足入学需求。针对学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逐校、逐学区预测入学人数,做好入学安置方案,多种渠道增加学位供给。2025年,通过启用新建学校、对现有学校改扩建和内部挖潜等措施,小学阶段增加学位5100个,初中阶段增加学位6800个。
优化教育布局规划,办好更多“家门口”好学校。立足城市更新发展与学龄人口排浪式波动趋势,加快建立纵向街接各学段入学波动周期、横向结合城市更新发展需求的教育设施“双向动态”布局机制:一是“扩增一批”,即在人口聚集区、重点低效片区以及保障房建设区域,规划建设一批义务教育学校,重点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小学入学需求下降与初中入学需求上升重叠期(2027-2032年),试点相近小学、初中校舍和师资贯通使用。
二是“撤并一批”,即科学有序、积极稳妥撤并一批在校生数量在100人以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城镇生源缺失学校。
三是“挖潜一批”,即针对老城区和部分中心城区土地开发趋于饱和、学校新建改扩建空间不足的问题,合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采用内部挖潜扩班、借用校舍办学等方式保障学位供给。
四是“提质一批”,即扎实推进新校高位发展、初中强校提质、全域强镇筑基等行动,通过优质学校校长“一长多校”办学、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等措施,将优质教育资源向新建功能区、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偏远农村区域布局,加快办好一批条件一流、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新优质学校,推动区域教育品质提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责任编辑:陈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