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青岛将形成“1+8+N”大模型发展体系

青岛打造“1+8+N”大模型发展体系

培优1个通用大模型、塑强8个优势领域垂直大模型、建设N个特定场景大模型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抢抓大模型落地机遇,青岛“出招”。近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大模型创新发展 打造“模力青岛”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青岛将形成“1+8+N”大模型发展体系,建设50个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影响力的大模型产品。

“1+8+N”分别指1个通用大模型,8个优势领域垂直大模型和N个特定场景大模型。

具体来说,青岛将培优“瀚海星云”通用大模型。推动“瀚海星云”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科学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构建全栈国产化技术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服务海洋、工业制造及行业需求的大模型生态体系。

聚焦发展优势领域垂直大模型,青岛将发力智能制造、智慧海洋、智能家居、港口物流、城市轨交、智慧交通、低空经济、生命健康等8大领域。

其中,“大模型+智能制造”包括支持大模型在研发设计、排程排产、运维服务等多场景示范复用,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互通,推动大模型赋能生产控制、实时监测、采购管理等环节;“大模型+智慧海洋”聚焦海洋气象预报、海洋灾害预警、深远海养殖等领域,先行先试开展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构建、训练、优化与应用,打造一批标志性的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大模型+智能家居”主要是发挥智能家电产业优势,通过智慧问答、智能调控、居家安防等场景的创新应用,打造全屋智能生态系统。围绕真实动态环境下家居服务机器人的感知、决策、执行,加速研发多样化的具身智能本体;“大模型+港口物流”将依托青岛港资源优势,围绕港口生产、供应链协同、口岸服务等重点方向,打造全链条智能化解决方案。聚焦物流运输路径规划、集装箱智能装备、通关数据核验等细分场景,深化大模型技术赋能应用;“大模型+城市轨交”包括推动大模型技术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加速构建面向城轨的开发运营AI平台,优化地铁运营方案和调度策略,实现地铁安全风险的智能化识别和预警;“大模型+智慧交通”将促进大模型技术对城市交通流量、交通拥堵等进行智能化预测和分析,优化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方案。推动智能出行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大模型+低空经济”,将针对民航机场的复杂任务自主理解和规划决策,实现机场多主体高效协同及机位、廊桥等核心资源调度智能化。在低空生产运行、旅客服务、安全管控、物流行李等领域,实现智慧运营和智能客服;“大模型+生命健康”将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和先进算法,实现医学影像智能分析,辅助临床诊断。加快探索大模型在流行病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方面的应用,推动实现健康管理、养老照护等领域的个性化服务。

围绕特定场景大模型建设,青岛将面向教育培训、智慧金融、城市治理、智慧政务、文化旅游等具体应用场景,鼓励开发应用程序(App)、模型即服务(MaaS)、智能体等形式的大模型产品,探索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路径。

数据是人工智能的“燃料”,丰富的数据能让算法模型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各种模式。行动方案提出,青岛将进一步强化大模型数据供给。面向特色优势领域,汇聚多模态、大规模数据,打造行业通识和专识数据集。强化数据标注的技术创新和生态培育,发展人工智能辅助标注和自动标注技术。聚焦行业需求,打造通用、专用语料库,支撑大模型研发和垂直应用,同时建设语料公共服务平台,培育语料服务产品,建立开放共享收益分配机制。

算力是支撑大模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青岛将夯实智能算力支撑底座,统筹布局算力中心,推进智算中心提质扩容,优化服务平台,支撑大模型算力需求。支持企业购买算力服务,降低使用门槛。

针对当前大模型行业发展的共性需求,青岛将构建多模态大模型评测基准,加速形成面向具体场景和实际落地效果的大模型测评体系。鼓励第三方机构、有关协会搭建基准测试平台,提供专业化测评服务。支持校企共建开源生态创新中心,突破原创性开源技术,加快建设大模型算法及工具开源开放平台。开展行业交流、产品首发等活动,推动开源技术落地应用。

此外,青岛还将在深化大模型场景示范应用、构建大模型融合众创生态等方面发力,助推大模型产业加快发展。如将面向全社会征集大模型应用需求,鼓励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开放大模型应用场景,依托场景赋能平台,推动供需双方在协作配套、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加快构建“大模型+千行百业”全场景体系。鼓励大小模型协作、云边端协同发展,支持头部企业开放算法框架与数据资源,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

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目前青岛培育了50余个垂直大模型,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雄厚的海洋科研实力,积极培育瀚海星云通用大模型、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等一批代表性大模型产品。在算力中心建设方面,建成算力规模超过100P的智能数据中心4家,为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算力支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

青岛日报2025年4月2日1版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