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检疫监管模式,青岛海关助力树苗“闯中亚”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日讯 近日,在青岛抬头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苗木基地,工人们正忙着起挖16000多株红叶石楠、金边黄杨等26个品种的树苗。经过严格的清洗、杀菌、包装等工序,办结海关监管通关手续后,这些树苗将通过跨境公路运输出口,最终抵达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在那里扎根生长。

海关关员在种植基地进行出口苗木技术指导。江淙淙 摄

随着2024年3月第一批树苗顺利出口哈萨克斯坦后,这家有着2000余亩规模、110余个品种的苗木繁育基地产生了继续开拓中亚国家市场的想法。但是,苗木出口需要0℃-5℃的恒温运输条件,对运输时限也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各个国家不同的通关流程和准入标准让企业犹豫再三。

在了解到企业顾虑后,青岛海关所属即墨海关随即选派植物检疫方面专家为公司提供出口技术帮助,指导其在种植、包装、出口等各环节对标目的国相关要求,同时为企业开通种苗出口查验“绿色通道”,指导企业提前申报,查验工作配合树苗起挖进度,起挖一批查验一批,在确保树苗符合出口规定的前提下“即查即放”,“第一时间”出具植物检疫证书,做到当天查验、当天放行,树苗鲜活度得以保证。很快,企业就顺利打通了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市场。

“有了海关的政策指导,我们顺畅地完成了出口申报,通关效率更高了,我们扩大出口的信心更足了。”公司技术负责人郝雪英说道。

在海关的精准高效监管服务下,小树苗的出口变得一路畅通,企业也更加坚定了到海外拓市场、抢订单的信心。今年以来,该公司共申报出口苗木3.9万余株,出口金额达170余万元。

目前,我国观赏苗木、切花和盆栽植物、种球的生产面积均位居世界前列。在中亚地区,荒漠化治理、中大型基建、市政工程等项目较多,对苗木需求量较大,在企业副总经理朱晓兵看来,海外苗木市场前景广阔,还需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市场模式从而提升竞争力。

朱晓兵介绍:“去年全年公司出口额达300多万元。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联系其他中亚国家,进一步拓展出口国家范围,争取今年在苗木出口业务上做到1000万元以上,同时向下游的营销和售后服务延伸,将优质的苗木和先进园林技术推向国际舞台。”

即墨海关查检科科长孔振兴表示,海关将持续优化检疫监管模式,切实做好“一站式”政务服务,实行“快审单、快检疫、快查验、快放行、快签证”等便利措施,指导关区企业将更多优质苗木销往海外,助力苗木产业更好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通讯员 郝若先)

责任编辑:吕靖雯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