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 透过“青马”,看一座城的奔跑姿态

又是一年“青马”。4月20日上午,海尔·青岛马拉松第七次鸣枪开跑。来自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0名跑者齐聚青岛,共同参与这场城市盛事。

自2017年创办以来,青岛马拉松已成功举办7届,规模不断扩大、赛事等级也逐年提升,已被评为中国田协“金牌赛事”、世界田联“精英标牌赛事”。这些荣誉不仅是对“青马”赛事的认可,更是对青岛这座城市综合实力的认定。

今年“青马”报名人数再创新高,突破17万大关,同比增幅高达62.67%。其中,全马报名者中,省外比例达到72.77%,远高于去年的58.63%;半马报名者中,省外比例依旧高于去年,突破半数。由此可见,“青马”赛事的参与度、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还在不断提升。

众所周知,马拉松并非举办就能成功。“青马”持续出圈背后,青岛是如何经受住考验的?

首先,青岛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红瓦映衬的琴岛之韵,海岸萦绕的碧波风情……山、海、城、礁、滩、湾交相辉映,700多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青岛“山海城一体”的独特肌理。这座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天生就拥有着接纳世界的开阔胸怀,而贯穿新老城区的“青马”赛道,更像是一条流动的画卷,让跑者在奔跑中穿越山海相连的自然馈赠,触摸城市百年积淀的人文脉络。

为了让世界各地的跑者尽享青岛山海城美景,青岛每年都拿出了最好的地段,规划“青马”赛事。以今年的“青马”路线为例,主要在市南区、崂山区沿海一线举行,中山公园、五四广场、汇泉广场、栈桥等青岛著名景点以及全国唯一“国家海滨旅游休闲示范区”奥帆中心等地标性建筑一览无余,成为许多跑者的心之向往,更为赛事增添了浪漫、活力的全新体验。

如果说山海胜景是大自然对青岛的偏爱,那么融入城市血脉的体育基因,则让这场奔跑更具精神共鸣。作为中国近代体育的发源地之一,青岛早在上世纪就有了“全国田径之乡”的美誉,并涌现出关平、李素杰等竞走世界冠军,更积淀着“足球城”的集体记忆。

到今天,青岛在体育领域同样大放异彩。举办奥帆赛、引进和成功举办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等一批高端体育赛事,中超、中甲、CBA等职业比赛贯穿全年,本土赛事品牌也逐渐兴起。

这种拼搏进取、挑战自我、创新开放的体育基因早已渗透进城市肌理,使马拉松超越单纯赛事,与城市同频共振的每一次都能呈现出令人惊艳的答卷,被全世界跑友称赞。

“青马”赛事得以持续出圈,“先天优势”只是基础,办出“特色”、做好“服务”才是根本。

4月20日当天,在赛道1公里加油处,由海尔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组队的“显眼包”加油团吸引了不少跑者和围观群众的目光。据悉,他们以海尔加油团的身份参与此次青马,不仅在跑前带领跑者热身、试跑,还在1公里加油处为跑者供应补给、陪跑。

其实,这只是本届“青马”赛事“科技陪跑”的一隅,也是青岛充分发挥以海尔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创新优势,做好赛事科技保障、服务的生动体现。作为赛事冠名赞助商,海尔智家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实力,为跑者量身定做赛事全过程保障方案,“AI含量”极高,成为本届青马赛事的一大亮点。

赛前,海尔智家立足跑者需求,将AI技术和运动生活场景全面融合,打造“跑者之家”。通过AI科学备赛、机器人深度互动、AI运动问诊等为跑者提供从赛前到赛后的智慧保障服务。

在海尔“跑者之家”,跑者可以先在“跑者客厅”,利用赛博教练AI系统获取定制化训练课程;再去“跑者厨房”,通过海尔冰箱的AI功能一键定制营养食谱,助力科学饮食。如果衣服有了汗渍,“跑者阳台”区域,洗衣机搭载的AI感知技术可自动识别衣物材质,提供洗烘护一体化服务,让跑者以最佳状态迎接赛事。此外,海尔智家还生态联动盈康一生、海尔机器人、青岛血站等,为跑者提供AI在线监测、问诊与智慧保障全程健康管理,护航跑者健康状态。

赛后恢复场景同样融入智慧科技。“冰敷泡脚+AI能量厨房+净水服务”的三重保障,帮助跑者科学高效恢复;高端跑鞋护理这一智慧洁净方案,提升赛事舒适体验。

与此同时,海尔智家还在赛道部署基于AI+5G 技术的十个高清摄像点位,通过人像识别与号码布追踪技术,全程捕捉跑者开跑、冲刺等关键瞬间,为每位参赛者生成专属AI纪念大片,让科技不仅服务于赛事,更成为荣耀时刻的 “智能记录者”。

“AI含量”颇高的赛事全流程服务,塑造了独属于“青马”的独特参赛体验,也成为“青马”得以持续“出圈”的内生动因。

对于城市来说,马拉松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它既是竞技也是经济,这对谐音词,为城市增添了一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名片,也为城市提供了拉动地方产业和经济的重要机遇。

以2024年“青马”为例,赛事期间吸引了6万余名运动员及陪同人员来青,全面带动了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样消费需求,直接拉动了青岛的餐饮、宾馆、交通、旅游等行业的发展,一场马拉松就创造了3.49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

今年,“青马”中签率全马为5.97%,半马为8.14%,这是一个并不高的中签率。既表明今年青马的竞争程度更高,也说明存在很大的供给缺口。

有供给缺口意味着有消费潜力。今年,“大力提振消费”被列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持续擦亮“青马”IP,助力赛事出圈的同时,充分发挥马拉松赛事的经济带动作用对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也有重要意义。

为此,青岛作出诸多创新实践。比如今年青马期间,市体育局与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贸促会联合推出“2025青马消费周”系列活动,18家景区、52家酒店、近10家商业综合体纷纷提供景点免票、折扣优惠等让利活动,以丰富的体育消费场景拉动全链条消费。又比如,今年首次开放“青马永久号”、恢复设立马拉松项目中国籍选手名次,这不仅是对忠实跑者的高度认可,也将激励更多人持续参与青岛马拉松赛事,持续提升赛事影响力。

毋庸置疑的是,IP影响力的提升对赛事经济具有显著带动作用。除了充分发挥先天优势、科创基因,青岛一直以来也在坚持用年轻化的叙事方式、国际化的赛事视野持续擦亮“青马”IP。

去年,海尔·2024青马联合抖音、小红书、keep社交平台,开通“我的第⼀场春日马拉松”交互话题专区,助力跑者打卡出圈的同时,也为“青马”和城市带来诸多流量。

今年,海尔·2025青岛马拉松,继续秉承年轻化叙事方式,推出“青马AI定制小程序”,通过线上生成限定版AI形象、青马海报礼包等形式激发全民参与热情;还打造了包含“周总同款胸针”、海尔兄弟手办等为主的网红赛事包,推出了AI青马宣言、AI一镜到底等AI交互活动,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掀起青马赛事话题热度。

与此同时,青马还在与各大赞助商的交互中不断解锁国际影响力提升新路径。今年,多位泰国运动健将作为“海尔兄弟全球跑团”成员加入比赛,让青马更有看头。这只是多年来“青马”与海尔互相赋能的一个缩影。

作为一个构建了全球领先的10+N创新研发体系,在全球20多个地区和国家拥有20多个研发中心,71个研究院和163个制造中心、拥有遍布全球23万个销售网络的国际化企业,海尔的品牌影响力可以放大赛事知名度;而赛事又给了企业展示的舞台;如此一来,商业价值和城市IP就实现了共赢。

赛道长度恒久不变、奔跑姿态永远向前。用创意将城市自然禀赋、历史肌理、特色文化融入赛事,用科技将赛事服务保障体验好感度拉满,用年轻化的叙事方式、国际化的赛事视野持续点亮IP,或许正是“青马”突破“千赛一面”,赋能城市经济的创新路径。(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王凤一)

责任编辑:王臻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