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快评 | 解决大龄就业难,需内外齐发力


文/曾怡蓉(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学生)

前段时间,一则武汉某菜市场要求女摊贩不超过45岁、男摊贩不超过50岁的消息,引起了网民的普遍吐槽。有谁能想到,传说中的职场天花板,竟然落到了底层商户的头上。虽然该菜市场被及时整顿,但仍有网友感慨:“超过35岁在企业被内卷,超过50岁在菜市场被内卷。”言语间的调侃透着心酸与无奈,背后折射的是社会大龄就业的困局。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大龄劳动者易失业、难再就业问题突出。为什么大龄就业者容易被就业市场排挤、抛弃?原因有三:一是大龄就业者相对于年轻就业者来说,体力、精力、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大龄就业者一般家庭负担重,顾虑多,精力分散。另外,年龄越大,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越慢,思维模式容易固化,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发展,就容易被边缘化。二是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使收益最大化。40至50岁的大龄失业者,相对二十多的年轻人,普遍待遇要求偏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三是行业的年龄歧视现象。大龄失业者较难找工作不一定是因为户籍、技能、学历原因,可能纯粹就是因为为其年龄。

但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者大龄化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该如何改善大龄就业困难的现象呢?首先,从大龄就业者自身来说,要明确自身定位,把自己放在整个社会中分析自身职业优势,制定未来规划,不停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其次,企业可以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充分利用大龄就业者所具备的丰富经验和扎实的专业能力。再者,政府可以加强就业机制的监督,同时进一步完善退休制度和失业保障制度,为大龄就业者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本文系“青岛市首届高校评论大赛”参赛作品)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