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宪:青岛在新发展格局中具有“双节点”价值

大众日报2020年12月8日13版
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王清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全面贯彻。

深刻把握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青岛的开放发展大势,找准青岛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我们认为,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青岛在其中都有着独特的枢纽位置。

从国内大循环看,青岛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有着较强的经济、科技、产业实力,又是“北方第三城”、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是推动黄河流域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重要平台,拥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对促进各类市场资源要素加速流动、循环、联通有着独特的枢纽作用。

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看,青岛是东向日韩、西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提升核心城市竞争力、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省委要求青岛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重要的就是发挥青岛对外开放的引领作用。

可以说,青岛既是内外双循环的“双节点”,又是国内南北东西大循环的“双节点”。在新发展格局下,我们将坚持以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切实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充分发挥青岛在新发展格局中的独特价值,加强谋划设计,找准基本路径,转换路数打法,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以唯恐失之交臂的紧迫感推动工作落实,以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深化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在全国开放大局中,青岛开放的比较优势就是对外面向“一带一路”、面向日韩,对内引领山东、引领黄河流域,特别是随着RCEP签署,青岛将迎来新的更大发展机遇。

面向“十四五”,青岛必须用足用好这些优势与机遇,在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国际客厅等开放平台建设中,开展更多差异化探索、首创性改革,争取更多制度创新试点。在开放发展过程中,坚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来审视和谋划自身定位,始终保持引领胶东经济圈和沿黄九省区发展的场景思维和担当意识,着力打造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出青岛应有价值。

更大力度拓展内需空间

五中全会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青岛要更好发挥在国内东西南北大循环中的“双节点”价值、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入拓展自身的投资空间,通过较高速度、较长时间的高质量投资增长,为区域发展赋能。

面向“十四五”,青岛要紧盯国家政策动向,加强前瞻性研究,聚焦新产业、新基建等重点领域,超前谋划一批事关中长期发展的重点项目和“十四五”储备项目。结合打好城市品质改善提升、突破平度莱西、乡村振兴等攻势,加快研究推进一批综合立体交通、新基建、新能源和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农村、市政工程、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民生保障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切实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

乘势而上发展工业互联网

五中全会指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面对全球产业竞争新格局的加快形成,青岛鲜明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十四五”时期,青岛将瞄准工业互联网集中发力,进一步整合、发挥在产业基础、创投风投资本、应用场景、卡奥斯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培育形成较为完备的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在参与全球工业互联网竞争与合作中占据主动。支持卡奥斯加强与头部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抢占市场、做大规模,保持引领优势,提升服务能力。坚持以工业互联网为引领,结合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海洋等重点产业,开放各种类型的应用场景,不断孵化、催生、集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竞争水平。

加快建设创业城市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位置。创新和创业相辅相成,创新是创业的手段和基础,而创业则是创新的载体和动力。

青岛明确提出建设创业城市,目的就是通过创业城市这个主题,以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把城市发展所需的人、财、物等各类创新创业要素更快、更多、更好地集聚起来。在基金和创业团队提出政策初稿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青创十条”,构建覆盖“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十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

面向“十四五”,青岛将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面向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开放城市场景、产业场景、应用场景,做大做强政府引导基金、科创母基金、天使母基金、青创投直投基金,推行市场化的人才引育用评机制,培养技术经纪人队伍,举办创业大赛,把创新创业所有必需的元素、要件都链接到一起,成全各类创业主体创意创新创造的梦想。

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具有更大的产业辐射力、更广阔的空间覆盖性和更强大的整合配置资源能力。青岛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发挥对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服务作用。

当前,青岛正在积极对接上海、香港的现代服务业,打造优质高端资源北上的重要基地,得到了上海、香港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响应和支持。

面向“十四五”,青岛将深度对接上海、香港的金融、贸易、航运、科创等现代服务业资源,推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借鉴北京在金融、科技、信息、文化创意、商务服务领域的服务贸易发展经验,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建设北方服务业基地和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

推动城市更加方便温馨

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一座城市而言,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是要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居住条件,提供更优美的环境、更多样的文化,让广大市民、企业家、投资人都能够感到方便温馨。这既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一个营商环境问题,还是一个社会治理问题。

青岛将持续深入开展“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着力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将加快锻造一支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三化一型”素质和能力强的干部队伍,以严实作风狠抓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青岛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王清宪,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本文刊载于大众日报2020年12月8日第13版)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