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巨头入场厮杀,近日社区团购在网络上也引发质疑,有人指出,社区团购是抢了卖菜为生的小摊贩的生意,比如有网友称:“菜市场的阿姨快没饭吃了……”“国外的巨头在探索太空,而我们的巨头在抢菜市场?”
不过,也有人认为“互联网巨头抢走菜农生意”是个伪命题,应理性看待社区团购热现象。
在某小区附近,团长在准备分菜。
争夺现有团长资源
新入局者的最佳“捷径”
“社区团购”模式具体落地,需要依靠分布于各个社区的团长,而争夺现有团长资源是新入局者们的最佳“捷径”。
“最近有十几个平台在游说我给他们当‘团长’。”鼎世华府小区团长之一的张丽媛手握近200人的客户资源,高峰时期一次下单量相当于搬空一个中等规模的超市。跟开小卖铺、实体卖菜相比,社区团购的运营模式更轻、更接近用户需求,成本低而效率高,像张丽媛这样的团长也成了各家争抢的“香饽饽”。
在市北区天山小区做团长的董女士说,自己在做团长的三个月当中,至少二十拨猎头找她。“不同平台给的费用不同,比如橙心优选是‘合伙人制度’,她可获得提货点订单量的1.2%-13.2%的管理奖励。”
“2-3倍薪资(挖人)都不是事。”本土平台灵犀物集创始人高燕称,她们的“团长”很多是门店老板,他们做社区团购的主要目的,一是赚取佣金提高收入,二是提高店面客流量带动本身店内货品的销售。而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巨头来抢她们团长一个接着一个,价格给的很高待遇很好。
此外,青岛有跟滴滴长期合作的猎头表示,三个月内,橙心优选青岛站从兴盛优选和十荟团等社区团购公司挖了几十号人,薪水少则浮动30%,多则两三倍。一位社区团购投资人指出,“美团给社区团购运营基层岗开出的薪水更为夸张,最多可达20倍,点名从兴盛挖。”
在招聘平台,各社区团购企业到底给出了怎样的价码呢?记者发现,在地推岗位上,除了兴盛优选是3000-6000元,其余各家薪资一般在5000-11000元。橙心优选、十荟团、美团优选还注明有保底薪资。
总体来说,社区团购地推岗位的水平算处于正常的区间,对比其他地推岗位,处于稍微偏高的水平。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拉新返补贴。比如美团优选方面,邀请一个新用户下单最高返10元,每邀请一位老用户下单最高返1元。
除了抢团长,一些巨头甚至开启了“抢菜地抢供应链”模式——一方面,搭建起属于自身的菜源供应成本会更低,另一方面,好的供应链才是未来成败的核心。
在这场社区团购战中,对于巨头们来说,速度压倒一切。“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一个苦活!”之前在滴滴就职的孙一楠入职青岛美团优选两个月,感觉很累。“所有事情都等着解决,选品、仓储、供应链,配送的人和车、还有的无数个自提点和团长。每天被拉进十多个群。”
而很多最近入职橙心优选和多多买菜的人,也在叫苦。“招聘时说了,周末要加班,晚12点才能下班,BD等职位早上8点按时电话会。”入职后,除了无边的加班,还要应对各个平台的直接竞争。
“甚至可以吃上团购早餐”
最终是新旧业态的交替
随着巨头入场厮杀,近日社区团购在网络上也引发质疑,有人指出:社区团购是抢了卖菜为生的小摊贩的生意,他们如何生活?国外的巨头在探索太空,而我们的巨头在抢菜市场?
不过,也有人认为“互联网巨头抢走菜农生意”是个伪命题,应理性看待社区团购热现象。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喜华表示,当下社区团购确实存在一些乱象,但另一方面,通过烧钱补贴来获取流量已是互联网的惯常做法。即使未来社区团购出现若干个行业寡头,也仍然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破解。因此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鼓励市场创新和竞争。
“随着物流配送加快,大家甚至可以吃上团购早餐。”刘喜华说,未来的移动互联时代充满想象,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后更多的行业形态会发生改变 。
从团购的百团大战,到打车软件的补贴大战,再到如今的“社区团购大战”,移动互联网吹响了时代新号角。对此,业界普遍认为,作为一种新生业态,肯定存在着不足,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完善以及人们对新技术的逐渐学习和适应,问题总能解决。对于很多电商而言,未来的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来临,会颠覆许多传统行业的形态。
目前,各大平台正处于抢占市场的“烧钱”阶段。“烧钱”的后果,一方面是会对线下菜场、超市的生存造成一定压力;另一方面,未来可能会造成行业垄断。
刘喜华认为,用户起初可以薅平台的羊毛,但等到社区团购被几家巨头垄断,定价权也就掌握在它们的手中了。而且,平台借用规模的优势,会进一步压源头(果农、菜农)的价格,以及压配送方的价格,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说到底,社区团购是一场资本的游戏。但积极地看,也确实提高了用户的生活效率,带来了优惠。”
“团长注定是过渡角色,小程序已经极大缩小了网上下单的时间成本,当用户习惯培养起来之后,美团、拼多多们一定是希望这些人全部转化为平台的稳定订单,最后大家都成为类似天猫次日达,或是美团外卖的忠实用户。”电商行业资深专家李成东曾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表示。
正如拼多多CEO陈磊所说,“多多买菜从来不是为了做社区团购。”
人物故事
从“自救”到“被信任”
“最初接触社区团购,仅仅是为了‘自救’。”回忆起今年新冠疫情期间繁杂的事务和紧张的心情,家住福安小区的居民苏青记忆犹新。年初,原计划回老家过年的苏青一家,被疫情困在了青岛家中。小区业主群里,越来越多的居民也像她一样在为买菜发愁。无意间,苏青接触到一家本地的社区团购平台,从此开始了她的“团长”生活。
每天上午,苏青都会从社区团购平台筛选物美价廉的商品向群成员推荐:52元两斤的基围虾、0.99元一斤的豆芽菜、1.98元两斤的土豆……苏青会收集邻居们的采购需求,将需求分类制作成表格,晚上一到秒杀时间就为大家抢购。第二天收到平台发送的到货通知后,苏青就立刻换上外出的专用外套,戴上口罩和手套到小区大门口取货,一起分货。按户分配完成后,再在群里通知邻居们分批自助取货。
本是一项因疫情催生的工作,苏青却意外收获了邻居们的信任。疫情后,已对社区团购流程驾轻就熟的苏青便正式做起了“团长”,并逐步尝试了多个平台。而包括她在内的岛城居民,已逐步将“门口取菜”的便利服务视为常态化。(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薛飞)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