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青岛5880个村庄社区建设“清廉村社”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以前一提起分地我就打怵,折腾一两个月是常有的事儿,乡里乡亲还总猜疑这猜疑那的。这次有了‘27条’清单,所有权力事项和流程都清楚明白,217亩土地只用了3天就顺利给84户村民分完了,痛快!”当了二十多年村支书的胶州市洋河镇南官庄村相仕清说道。

多年来,胶州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70%以上属于涉农信访举报,“这些涉农信访举报也暴露出我们的基层社会治理中仍存在责任不清、办事不公、村务不明、作风不正等问题。”胶州市纪检监察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把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胶州试点实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27条》,将涉及村集体管理事务的16个权力监督事项和11个便民惠民事项,以清单形式“晒”出来,构建农村小微权力监督规范体系。

“深化全市村社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才能推动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青岛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前期胶州市试点建设的基础上,目前全市5880个村庄、社区开展了“清廉村社”建设工作,以强化小微权力监督制约为主线,以落实协同监督机制为抓手,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向基层延伸为落脚点,逐步实现全市村社“班子清廉、干部清正、用权清晰、事务清爽、民风清淳”,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月10日下午,市北区佳木斯路社区居民贾海亮来到辽源路街道办事大厅,熟稔地在大厅内陈列的街道公权力监督群众平台上操作着。身份证一刷,个人所有的社保补助、扶持物资都分门别类地呈现在机器屏幕上,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项目,点击查看,认真核对。

“这个公权力网格监督平台是一款集公开、查询、监管、举报等功能为一体的软硬件综合平台,它打破了街道社区内部的信息屏障及街道和区属民生业务部门的信息壁垒,让街道社区民生政策实施和民生资金、物资发放清单等信息都纳入平台监管,尤其是对所有建档立卡困难群众实现了动态监管和全程监控,由原先单靠事后监督、被动监督转为主动监督,实现对民生领域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全覆盖。”市北区辽源路街道纪工委书记于蕾蕾介绍道。

“这是给我们社区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贾海亮说,街道主动把各个环节以清单的形式“晒”出来,不仅让百姓对社区的工作更了解,还主动接受监督,动员社区每个人做基层工作“监督员”。

上述这个平台试点运行期间,共开展自动监测12000余次,比对救助资金、物资发放信息1万多条,涉及资金675万元,发现社区干部亲属领取低保金等问题线索2起,按规定进行了调查处置,对3名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懈怠以及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批评教育、谈话提醒。

“用公开可见、触手可及的方式,将社区的公权力置于阳光之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误解、偏见和腐败,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真正让百姓明白,还干部清白。”市北区纪委副书记王雪梅表示,目前该基层公权力网格监督平台拓展了群众监督举报途径,增强了干部的敬畏边界意识,基层治理效能和治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清廉村社”建设不仅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强化小微权力运行制约,健全完善基层监督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更是在全市范围内“正风育廉”,通过“家风家训”及村规民约的制定,打造清廉文化阵地,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观念深入到每个人心中。(青报全媒体记者 任晓萌 通讯员 王迪)

责任编辑:陈海芹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