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安置房建设项目红岛安置区工程施工现场——
两百余楼座拔地起,村民新家有盼头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骄阳似火,八月的烈日炙烤着岛城大地。
5日下午,在红岛安置区工程的工地上,工人肖学燕正与工友一起,在60多米高的楼顶边缘进行挂瓦施工。他们需要先在房顶铺设木质的挂瓦条线,再将砖红色瓦片逐一拼贴上屋顶,对于有着多年施工经验的肖学燕来说,他的双手就像把“活尺子”,可以将瓦楞边缘整齐地契合,一块挨一块的瓦片为安置区组合出独具青岛特色的暖褐色调。
“最快一天可以铺50平方米的瓦片。今年雨水多,进度多少会受影响,天一放晴我们就赶紧干活。”肖学燕边擦汗边对记者说。小雨过后,晴热依旧,站在楼顶可以感受到水汽的蒸腾感和骄阳的灼烧感。即使站着不动,在采访的十几分钟里,记者就已热得面颊通红。
▲建设中的红岛安置区。刘 栋 摄
肖学燕是一个缩影。在红岛安置区工程目前已开工的九个项目施工现场,到处都是高温天气下奋战在一线的动人身影。据中建八局四公司红岛安置区党支部书记卢加合介绍,红岛安置区项目位于城阳区河套、红岛街道,总建筑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米,将建设超1000个楼座,共涉及32个村庄的安置改造工作,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安置房建设项目。
在工程进度较快的潮海东社区安置区项目现场,工人们忙着进行窗框安装、室外景观和楼顶挂瓦等施工。为了防止建筑工人中暑和疲劳作业,项目为一线工人提供了防暑降温的藿香正气水等防暑保健药品以及西瓜、绿豆沙等清凉食物。“高温天气下作业,安全一定放在首位,我们通过提供防暑降温用品和药品,为工人们送去实实在在的关爱。”项目经理潘杨武说。
记者看到,在已经完工的东河套社区项目内,地中海建筑风格尽显。独具特色的室内空间设计和一应俱全的室外景观设施,很难想象这是回迁安置房的“配置”。事实上,如今的安置房建设不再囿于硬件基础,而是在功能提升的同时,更加满足居民基本的生活配套需求,让本地回迁的村民能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为了让村民放心,在建设过程中,项目还会举行“业主开放日”,面向村民进行工程样板和建筑建材的真实展示,确保安置房高品质建设。
▲工人安装检查窗框。
一砖一瓦的精心雕琢,都是为了居民美好的未来。自去年发起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以来,青岛市不断完善市民的人居生活环境。卢加合告诉记者,待红岛安置区工程正式投用后,将惠及周边上万名居民,是一项既改善老百姓居住条件,又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双赢”民生工程。截至目前,整个安置区已有两百余个楼座拔地而起,其中宁家、东河套安置房项目已经达到竣工验收条件,潮海东、潮海西、晓阳、前韩等4个安置房项目的5个地块即将在年底正式竣工。“村民在新家里‘晒幸福’的日子,指日可待!”卢加合说。(记者 王冰洁)
责任编辑: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