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86米
这是珠峰最新的“身高”!
从1975年的8848.13
到2005年的8844.43
再到如今的8848.86
珠峰可是“长高”了不少!
看着这些数字,孩子的小脑袋里,可能会冒出许多问号:
为什么要重新测量珠峰高度?
珠峰的“身高”是怎么测出来的?
测量珠峰又能带给我们什么?
其实对很多成年人来说,估计这也是近几天徘徊在脑海里的几大问号吧?
今天,观海新闻就带你们一起走进珠峰测量的故事,逐一将这些问号拉直——
问:
为什么要重新测量珠峰的“身高”?
我们已经测量过两次珠峰的身高了,为什么还要再测一次?
答:
那是因为珠峰一直在发生长期性和随机性的变化……
1975年,中国测量队员首次将觇标带上珠峰峰顶,测出8848.13米的高度;2005年,中国测量人再次登顶,更新了珠峰的“净身高”——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时隔15年,中国测量人又一次登上珠峰峰顶,成功获得珠峰高程测量的最新数据。
那么为什么要重新测量珠峰的高度呢?首先,从科学层面来说,受地球板块运动和地震等因素影响,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环境持续变化,而对珠峰“身高”进行再一次测量,就可以比较直观地观测到这一变化的过程。
2015年,尼泊尔地震,喜马拉雅山地区上升或下沉的机制示意图
另外,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了8.1级大地震。这次大地震对珠峰高度是否产生影响、有多大影响,在全球存在争议。只有通过精确测量才能得到证实。
从空中拍摄的珠峰。新华社记者 觉果摄
此外,珠峰也一直在发生长期性和随机性的变化,有必要及时更新相应的数据。
问:
为何还需要人工登顶测量?
如今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不选择乘坐直升机上山,或者用遥感卫星进行测量?
答:
当然是为了测量结果更为精准啦!
首先,卫星遥感影像现在主要用于地表的监测,高程方面的精度大概是两米,测量的精度还不够。其次,卫星遥感影像测的是雪面高度,如果没有人到珠峰峰顶上去,就无法对峰顶的雪深进行测量。此外,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目前还无法在峰顶飞行,飞机螺旋桨引起的风还极有可能引起冰雪的崩塌。最后,使用卫星遥感影像等新技术、新手段测量,虽然也能获得大致数据,但数据较为单一,无法与其他数据进行对比验证。
因此,我国在测量珠峰时一般都会选择人工登顶测量这种传统测量方法和卫星遥感测量等新型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使珠峰高程测量数据更加准确。
问:
珠峰的“身高”是怎么测出来的?
好想知道科学家们是怎么量出珠峰的身高的,快告诉我~
答:
虽然看起来只是数字发生了变化,但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加减题哦……
珠峰峰顶树立觇标
点击观看视频《三分钟看懂珠峰高程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珠峰测量登山队员在珠峰峰顶架起红色觇标,珠峰脚下6个交会点的测量队员实测了交会点到峰顶觇标点的斜边距离及垂直角度,由此可以计算出峰顶觇标点相对交会点的高度差,加上已知交会点的大地高,就得到珠峰雪面大地高。
与此同时,峰顶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接收以北斗卫星为主的各卫星导航系统数据,再用专业数据处理软件获得峰顶平面位置和大地高,并与传统交会测量取得的成果进行校验与融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科研人员收集了珠峰及邻近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最新地形数据,总量达1.44亿条。
重力仪
获得测量数据后,近50名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一系列严密计算,获得了我国国家高程基准的珠峰峰顶雪面海拔高,并将这一成果与尼泊尔的测量结果进一步融合,从而得到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峰峰顶雪面海拔高——8848.86米。
问:
测量珠峰能带给我们什么?
答:
测量珠峰肯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是今年世界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哦,接下来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说吧……
从科学层面来说,珠峰高度及其变化情况,是研究欧亚大陆与印度洋板块相互作用及珠峰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数据支持,对阐明全球构造运动、发展地球科学理论,都具有重要价值。
2020年5月27日,测量登山队员在珠峰峰顶与国旗合影
从技术层面来说,由于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气候多变、高寒缺氧、环境复杂,其高程不仅对人体是严酷考验,对测量装备和测绘技术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精确测量珠峰高程也是一个国家测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2020年5月23日,测量登山队员张卫东用国产重力仪在海拔6500米进行重力测量
从政治和外交层面来说,珠峰是中尼两国界峰,也是两国友好的重要象征。2020年正值中尼建交65周年,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是我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中尼两国共同宣布珠峰最新高程数据,必将进一步促进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将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高度,也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对珠峰高程的测量
是人类认识地球
了解自然的过程
是我国测量技术
不断创新突破的发展史
更是我国一代代测绘人和登山队员
不懈坚持和无私奉献的奋斗史
一起向他们致敬吧!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自然资源部微信号、科技日报微信号、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号、微言教育等)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