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晨菲(青岛理工大学 学生)
前些日子,一段清华大学某学生端着电脑骑自行车的视频上了微博热搜。事后这位同学也对此作出回应,澄清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学生,由于担心关机导致程序中断才不得已骑着车子看电脑,同时他也呼吁大家不要效仿这样的危险做法。这段视频延伸出了“清华卷王”等热词,也让“内卷化”成为热议的焦点。
“内卷”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在1963年出版的《农业的内卷化》。吉尔茨发现,由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存在劳动力技术较为落后和土地资源有限等问题,农业无法向外延发展,只能将劳动力不断地投入到固定的生产中。这样的生产过程被吉尔茨概括为“农业内卷化”。一言以蔽之,“内卷”指的是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吉尔茨“农业内卷化”的概念提出后,“内卷化”一词被延伸到其他领域。如今在高校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大量的“内卷化”现象。
在近日发布的一篇报道中,媒体通过采访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几所985高校的学生,记录了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内卷”现象。比如,同学们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上交的论文作业往往会比老师规定的字数多一些。获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比例是固定的,因此有同学可能拿不到优秀,但依然会有意地增加自己的论文字数。造成的结果就是,同学们都为此付出了更多的精力,但没有都能获得显著的效益。并且,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渐渐走入了“超额完成—取得好成绩—下次作业再超额完成……”的死循环,持续投入无谓的精力,却没有获得真正的发展。
“内卷”的表面之下,是竞争、压力、焦虑的暗潮。自踏入大学开始,学习成绩、评优、各项含金量高的竞赛摆到了大学生的面前。有人追求满绩点的学业成绩,有人追求荣誉称号,有人专注于考取更多的证书……不变的是,无论哪一个选择,都要面对无数的竞争者。为了达到理想的目标,就不得不付出时间和精力,而花费的这些时间与精力,却不一定产生100%的效率;当重复的投入没有获得发展上的突破,则很可能陷入了“内卷”的泥淖。
有竞争就可能会存在压力与焦虑,当我们处于焦虑之中,对待竞争的态度和做法也会逐渐变质。对于身边或自身存在的“内卷化”,我们需要灵活对待、理性看待,最重要的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规划学习与生活,将目光看向“圈外”,敢于“破圈”。
学生需破“心态”之圈,摆正追求目标与理想的态度,以自己的真实情况为基础进行学业和未来的规划,不拘泥于形式和量化,将眼前的任务作为锻炼能力的踏板,量力而行。教育需破“形式”之圈,引导学生转变思维,在教学内容与任务布置上避免以形式为考核标准。家庭需破“期望”之圈,“望子成龙、望子成凤”的想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孩子,如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所言:“需要想清楚‘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希望看到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当然,防止“内卷化”要破的“圈”不只是以上几个方面,社会各个群体中的“内卷化”现象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与行动。
“内卷”难免自缚,“破圈”方获生机。诚然,我们无法笃定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受到“内卷”心态的束缚,但只要及时转变、敢于“破圈”,从死循环中跳脱,就能免于原地踏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展。
(本文系“青岛市首届高校评论大赛”参赛作品)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