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长到原来的4倍!“十三五”期间,青岛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11日讯 观海新闻记者自市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时期,青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这个关键,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多个科技创新指标持续在全省领跑。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青岛全社会研发费用从244.29亿元增长到294.62亿元,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从40.73%增长到53.33%,2019年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964家增长到3829家,2019年占全省三分之一;全市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43项,其中2019年获省科学技术奖达100项,全省占比超四成;2019年,青岛引进高端(A类)外籍人才1158人,占全省71%,连续九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不久前,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创新创业城市生态指数研究报告》显示,青岛位居“双创领跑型城市”第10位。

创新平台,鳞次栉比

“十三五”期间,青岛着力布局高端平台,通过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培育大科学装置群、布局产业创新平台等方式,为全市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五年来,青岛的科技创新平台上诞生了多个全国乃至全球“首次”的突破性成果。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自主研发万米级深海水下滑翔机刷新了下潜深度世界纪录;国内海洋领域首个冷冻电镜中心在青建成;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高速磁浮实验中心、高速磁浮试制中心等重点项目完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样车成功下线并试跑成功;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打造了重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由中科院、山东省、青岛市三方共建的山东能源研究院奠基开工,将打造国家级能源创新平台。

创建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合物新材料、5G高新视频3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以及4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市级技术创新中心306家,其中新建202家全部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引进高端研发机构累计超过50家,与本地企业签订技术交易合同800余项,孵化科技型企业200余家。

企业成长,产业升级

在各类创新平台上,青岛着力强化产业培育,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卓有成效,头部企业纷纷落地,城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赛道上持续“狂奔”。

“十三五”期间,青岛多措并举,推进企业发展提速。累计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26.61亿元、惠及企业数量近8000家次;高企所得税减免金额超92亿元,惠及企业数2140家次,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落实研发投入奖励共7.5亿元,惠及企业5021家次。启动高企上市培育计划,建立上市高企培育库,成立高企上市服务联盟,今年全市已有9家高企上市及过会,还有20余家高企启动了上市工作。

五年来,青岛吸引了多个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在生物医药领域,引进中科院理化所建设未来大健康技术创新研究院,与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合作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支持百洋医药与清华大学合作建设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

在高端制造领域,与中国工程院在智能新能源交通、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等领域合作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与北京建工集团在智能建造、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修复、装配式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

在新材料领域,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中科院“仿生合成橡胶”先导专项落户;支持中科院兰化所孵化项目产业化,高端润滑油脂材料打破风电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国外产品垄断,风力发电润滑材料装机量国内品牌第一;支持川大青岛研究院与青啤联合开发啤酒包装材料,实现瓶盖密封垫材料完全替代德国进口。

在信息技术领域,推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项目签约落地,打造国家级空间信息产业国际科技创新园;推进“中国智谷”项目,吸引2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落户;引进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声智科技,建设“声与智能融合技术研发基地与产业应用示范中心”。

创新生态,郁郁葱葱

不久前闭幕的2020青岛创新节吸引412位专家学者、1522位企业家和256位投资人共襄盛举,十大高科技项目签约落地、带动新增投资500亿元。这是五年来青岛创新创业生态日益完善的缩影,这座青春之岛正在吸引着更多有志之士前来共建创业城市。

“十三五”期间,青岛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科技创新母基金,目前,子基金总规模达50亿元,首个直投项目也已完成交割,围绕企业成长发展全周期的“智库基金—成果转化基金—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产业基金”扶持链条已经成型;科技金融特派员们累计辅导企业融资8.03亿;“科技贷”“高企贷”“投保贷”“专利质押贷”等产品累计为1273家次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支持42.5亿元。

青岛以平台思维打造标杆孵化器,引进启迪之星、华夏基石、创业黑马、春光里等自带“流量”的平台,打造了一个个创投生态综合体。目前,全市孵化机构达341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达99家。

加快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建成17个分中心,形成了“一总多分”的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推进成立半岛科创联盟,协同胶东五市高校院所、企业、创投风投等共同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局校会商”制度深化了产学研对接合作,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也将发力,定向培养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

五年来,青岛着力推进流程再造,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各项服务提质增速。对办理免税的技术开发和转让合同登记由30个工作日缩短至当天办结,将外国人工作许可办理时限由2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两项业务办理速度均达到全国同类城市最快。

未来五年,青岛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突出科技自立自强,围绕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标杆这个核心目标,增强城市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营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三大支撑,助力打造创业城市、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责任编辑:李婧菲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