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0年12月15日6版
筹谋城市应急 共铸安全底线
——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城市安全应急
青春之岛,创业之城。人民至上,安全筑基。
一座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追求,安全和发展更是题中之义。
“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安全发展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安全应急管理,是一个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城市安全应急管理,已从行政主体单一管制的简单模式,向政府、社会、市民多组织互动、多主体共治的全效模式演化。在青岛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勇担连接南北、贯通东西“双节点”的发展大势之下,如何全方位确保“青春之岛,创业之城”的安全底线,铸就“让青岛更美好”的安全屏障,已然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更新课题和更大挑战。
“倾听与商量”直播现场,委员、学者共话城市安全。
12月11日,由市政协委员活动联络工作室、青岛日报社、市政务服务热线共同打造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迎来第三期沙龙活动。本次沙龙以“关注城市安全应急”为主题,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我市在城市安全应急管理方面的“短板”,协商议政,凝聚共识,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为城市安全应急战略的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热议焦点:人民至上 安全筑基
委员建议:补齐城市安全应急“短板”
人民至上,安全筑基。
安全是城市之本。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各类安全风险也不断提高。近年来,顺应城市安全需求,青岛市的应急救援能力大幅提升,自然灾害风险总体可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死亡人数同比下降,青岛安全应急工作的前行脚步坚实而有力。但不得不看到,应急预案不精准、部分安全管理基础较弱、全民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薄、特种作业工作人员培训不足等问题,也是这场疾行之旅中必须补齐的“短板”。
应急预案是城市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是企事业单位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等时,必须遵循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但调查显示,我市部分单位应急预案存在形式主义,严重地阻碍了应急工作的切实“落地”。市政协委员、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少香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单位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存在“向上看齐”的倾向,不仅直接摘抄上级预案,而且平时将其“束之高阁”,出事后则将其当作推卸责任的“挡箭牌”。本来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应急预案,沦为缺乏真正抵御能力的“摆设”。
李少香
李少香委员认为,这种现象折射出一些单位安全应急工作的内生动力不足,这种缺陷直接体现在责任措施不落实、隐患查改不到位、培训教育缺失、安全投入不够、设备安全保障能力低和风险管控能力弱等问题上。“必须扭转应急预案的形式主义,让处置方案更切实、更实用。”李少香委员说,“此外,预案编制后,还要注重定期演练,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充分发挥应急预案的防范效用。”
安全生产,是城市安全的根本。2020年即将过去,青岛企业全力以赴打好“全年收官战”,抢工期、赶进度、增效益意愿强烈,加之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增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在最近的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经济效益下滑,主要负责人将更多精力放在企业生存发展上,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的重视,全员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到位。
姜书铭
为了及时堵上这些安全漏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姜书铭表示,市应急管理局将立足于“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这一目标,强化服务,严格执法,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针对部分安全管理基础较弱的行业企业,将按照因企施策、一企一策的办法,深入一线开展精准执法,指导企业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管执法将被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
张旭明
“城市安全应急的‘短板’还体现在全民安全意识不够强,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薄。”市应急管理协会会长、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旭明说,“建议政府出台相关制度,督促人们补上那些‘缺失的应急安全体验课’,形成全民常态化的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此外,特种作业工作人员培训不足、特种作业人员考试机构监察力度不够,应急保障能力和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也是专家、学者高度关注的应急工作短板。
堵上“短板”,夯实基石。未来五年,该如何为青岛建起真正的“安全堡垒”?姜书铭表示,“十四五”期间,应急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鉴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城市应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市将加快推进市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推进应急指挥系统智能化和高效化,建强“应急大脑”,建设集“运行枢纽、综合研判、指挥调度、信息汇总、统计评估和承载兼容”于一体的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同时,我市还将建立航空救援服务体系,建设航空救援呼叫指挥中心,规划建设救援直升机运营基地和起降点,完善军地、胶东半岛一体化等多地协同机制,为这座“青春之岛,创业之城”构筑起最坚实的安全屏障。
热议焦点:消防通道堵塞成为城市“顽疾”
委员建议:通畅生命通道要打“组合拳”
保持通道畅通,保障生命安全。
一场大火在市北区辽阳西路258号恒苑小区12号楼着起,消防队员到现场发现,消防通道被私家车堵得严严实实,消防员只能扛着沉重的消防水带跑步前去救火,所幸扑救及时,火灾没有造成大的损失。
可如果下一场火灾发生,消防车还是被堵住,结果还会如此幸运吗?
本报前期对城市安全应急问题的线上、线下征集中,消防安全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消防通道堵塞更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市政务服务热线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接到市民对消防通道堵塞问题的反映高达16919个。消防通道被占用、堵塞,已经成为必须直面的城市“顽疾”。
王晓青
市政协委员、山东省青岛疗养院康复保健中心首席专家王晓青建议,要在小区推行整治生命通道工程,将2000年前建成的小区当作重点对象,保障4米宽消防通道的“安全底线”。同时,多部门要打出整治“组合拳”,消防、交警和城管三部门联合执法应常态化。
“解决消防通道堵塞难题,还必须坚持疏堵结合,为那些‘被’挪走的车辆寻找可停之处。”王晓青建议实施“一区一策”消防车通道治理方案,全面提升老旧小区通行能力。同时建议将消防车通道管理纳入住宅小区管理的立法内容,探索与公民、企业诚信制度挂钩的信用综合监管机制。
高楼林立的城市,加强建筑物防火设计与防火技术的同时,也要重视市民安全习惯的养成。李少香委员调研时发现,在居民楼道内,私拉乱接电线,堆放易燃杂物,堵塞逃生通道,防火门常年敞开或者被上锁……种种安全隐患,居民已经司空见惯,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杂物不但是逃生路上的“绊脚石”,还会成为大火蔓延的“助燃剂”。
李少香委员认为,市民、小区物业和消防部门作为被管理者、管理方和监管方,都应各负其责,联手根除城市顽疾。对于堵塞消防通道的行为,或可“入刑”。一旦行为人违反消防义务,对社会公共安全具有较大危害性时,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进而遏制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
王洪龙
“占用消防通道、疏散通道,是一种动态的隐患,随意性强,监管难度大,整治后也容易反复。”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王洪龙表示。2020年,消防救援机构联合各部门依法依责查处占用消防车道、堵塞疏散通道的违法行为1618条,立案处罚消防通道违法行为446起,罚款85万元。但处罚只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其中一只“手”,未来,消防部门将通过人防工程非战时停车、潮汐停车、错时停车、共享停车等方式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同时,还将加大投入,深入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正消防违法行为。
热议焦点:普及“救命神器”步履维艰
委员建议:打造“黄金4分钟AED急救圈”
推广“救命神器”,守护生命红线。
今年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有8位委员先后提出了关于在公共场所、学校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提案,这些提案被市政协重点督办。作为提案的提出者之一,市政协委员王晓青对我市AED的推广情况进行了专门调研。
王晓青委员介绍,AED是抢救心源性猝死的“救命神器”。中国心源性猝死的总死亡人数每年高达54万例,90%的猝死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公共场所。心源性猝死的抢救黄金时间仅有短短的4到6分钟,及时用除颤器,通过电击让心脏重新恢复正常的搏动,可以使濒临死亡的生命逃过一劫。
直播现场,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长李延照在演示急救过程。
根据此前媒体公布的数据,美国平均每10万人配备317台AED,日本平均每10万人约有555台。目前,上海公共场所配备AED1600余台;深圳实现公共场所配备AED3500台,计划几年后达到5000台;北京也将在交通枢纽增加AED,做到地铁站全覆盖。
从2018年开始,我市在交通枢纽、人员密集场所及志愿者救援队伍配置AED的同时,为每台AED配套培训10名使用人员,做到物善其用。2019年开始,青岛市应急管理局创新AED配置“青岛模式”,通过动员社会资源、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全市公共场所配置AED。截至目前,全市各大公共场所累计配置AED近600台。
“青岛市配置AED的数量和广度,与深圳等国内其他城市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校园、地铁站等重点场所,AED数量明显不足。”王晓青委员说。因此,她建议,首先要加强政府采购力度,在学校、机场、火车站、地铁、大型购物广场、公园、体育运动场所等重点领域大量配备AED;大中型企业为了保障员工安全,也应该将AED设备作为安全保障必需品纳入采购清单;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也可以呼吁爱心人士捐献AED设备。
为推进AED在城市的配置进程,市应急管理局不久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场所配置AED的通知》要求,日均流动人数大于1000人次的场所,在直线距离每100米范围内至少配备1台AED;日常固定聚集大于200人的场所,至少配备1台AED。
王晓青委员建议,要科学布局打造“黄金4分钟AED急救圈”,创建AED电子地图,让市民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身边的“救命神器”。此外,不要让乡村成为AED推广的死角盲区。村民一旦出现心源性猝死,救护车需要更多的时间赶到现场,在专业急救人员赶到前,AED这一“救命神器”尤为重要。
热议焦点:“第一响应人”能否真正发挥作用
专家建议:成立基金保障“第一响应人”权益
争做“第一响应人”,为生命安全“护航”。
70多岁的老人在第一海水浴场冬泳时呼吸心跳骤停。危急关头,“第一响应人”挺身而出,用标准的动作为老人胸外按压,还组织其他市民实施人工呼吸。在120急救人员赶到前,经过7个循环的心肺复苏,老人呼吸心跳逐渐恢复。
这名“第一响应人”杨海燕,并不是医护人员,而是一名专业钢琴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从朋友处得知我市有免费的“第一响应人”培训。没想到完成系统培训仅仅四天,她就成功组织了现场救援。
直播第二现场主持人正在采访“第一响应人”杨海燕。 本版摄影 赵健鹏
根据大型灾难救助情况的统计,95%的人是靠自救互救生存下来的。提高市民自救互救能力,第一时间组织科学救助,对减少生命损失尤为重要。
姜书铭介绍,2016年以来,青岛市连续5年将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持证培训列为市办实事,目前累计已有12万人参加培训。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市“第一响应人”参与救援2991次,救助人数2306人,抢救生命201人。
“作为较早面向市民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的城市,青岛‘第一响应人’培训比例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但与欧美发达国家40%的培训率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市‘第一响应人’培训人数只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这个比例至少要达到3%以上,才能发挥其有效的防护作用。”姜书铭说。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长李延照,与同伴12年来实施国内外救援行动700余次,挽救生命1226人,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响应人”。李延照介绍,在青岛,“第一响应人”已经成为全市应急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全市95%以上的山地、岸际和城市应急救援任务。
李延照建议,在增加“第一响应人”人数的同时,要提高培训质量,着重培养“第一响应人”的实践能力,并对培训老师进行等级测评,优化培训体系。
作为我市培训“第一响应人”重点机构的负责人,张旭明表示,掌握了急救技能只是第一步,“第一响应人”组织实施救援,可能会被误解,甚至发生纠纷。政府应该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2017年,‘第一响应人’见义勇为奖励基金成立,4年来表彰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最美‘第一响应人’26人次。”张旭明呼吁,成立更多基金或者保险,保障“第一响应人”的合法权益,鼓励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
张旭明建议,应该尽快成立“第一响应人”协会,定期组织接受过培训的人员活动,增强凝聚力。同时,可探索“第一响应人”统一协调机制,进而打造“第一响应人”呼叫平台,注册后的“第一响应人”可以通过平台第一时间发现求救信息,及时组织救援,为生命安全“护航”。(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观看直播内容请扫描二维码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