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0年12月16日1版
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思维统筹农村发展,组织力、市场力不断提升
莱西乡村振兴配上“双引擎”
“白天在家门口上班,晚上就在新村广场前跳跳广场舞,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家住莱西河头店镇龙泉湖新村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没想到这么快就过上和城里一样的生活。朴实的话语勾勒出莱西村庄变化。今年以来,莱西把乡村振兴与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紧密结合,按照“一统领三融合”思路,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思维,初步构建起土地规模化经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土地资源整理、田园综合体建设与乡村“五个振兴”统筹推进机制,为莱西乡村振兴配好组织力、市场力“双引擎”。
村级组织优化调整
莱西日庄镇沟东新村原有5个自然村,其中4个村庄属于库区移民整体搬迁村和省定贫困村。村级组织优化调整后,按照“区域相近、产业相近、文化相近、强村带动、抱团发展”的思路,沟东新村与周边4个自然村联合成立了沟东新村党总支,原来传统的“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模式调整为“镇党委—新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
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当选为沟东新村党总支书记的高维玉采取“党总支+合作社+综合服务公司+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发展葡萄产业,带领村庄和群众拔掉了穷根。“我们整合了5个自然村的土地资源,成立无核葡萄联村合作社,种植‘阳光玫瑰’‘玫瑰香’等葡萄品种,经过数年发展,终于使沟东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村。”沟东新村的集体经济由零收入增加到101万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6000元增加到2.08万元。
切实强化产业支撑
在莱西马连庄镇孔家村南的园区,远远望去,100座钢构大棚鳞次栉比。“前段时间,大棚里的甜瓜一上市便销往了北京、上海等城市,价格卖到了30多元一斤。”马连庄镇党支部书记左杰介绍,马连庄镇运用市场化手段,利用市镇两级资金成立青岛马连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流转方式从农户手里取得土地,土地按等级每年每亩付给农民500元-700元流转费,相当于原来自种收入的2倍以上;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到园区做工,一天工资100元-120元,收入翻番长。
据了解,马连庄镇2018年以来,全镇流转土地2.3万亩,建设规模园区16个,去年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1150余万元。而平台公司也实现长足发展,2020年预期盈利1000万元。
莱西通过党组织把村集体与农户利益联结起来,构建“1+12”经营体系,在市级成立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12个镇街成立分公司,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通过各级党组织赋能,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把农民带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
提升乡村治理体系
随着产业的兴旺,村民的“钱袋子”也愈发鼓了起来,村民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精准服务,激发基层参与社会治理活力?
莱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作用,重点以老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为服务对象,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补充,以平台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和人才。
每到节假日,莱西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队的志愿者都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以及文化课辅导。“我们工作队的志愿者部分来自于机关工作人员、部分来自于专业人才,这些人已经成为提升农村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力量。” 莱西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董金辉说。
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莱西成立党建先锋志愿服务队、孝老爱亲志愿服务队等9支志愿服务队;针对农业生产科学种植难题,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实现全程一体化……各式各样的社会服务送到了田间地头。
“我们把党建统领下的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稳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让莱西的产业更兴旺、乡村更美丽。”莱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纪玉水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通讯员 魏 康 倪 梅)
责任编辑:刘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