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快评 | 没给配头盔,还“报销”罚款,青桔电单车是什么操作?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提起共享单车,很多人还忘不了没退押金之痛。而从今年开始,一种共享电单车陆续在青岛城阳、莱西等地落户……12月9日,媒体在崂山区走访发现,这种青桔电单车也出现在街头巷尾。这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

关于共享单车对交通接驳“最后一公里”方面的贡献早已无须赘言。但因为无法摆脱的困境,曾经一度风靡的几大品牌共享单车,在青岛已几乎销声匿迹。而今,共享电单车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从媒体的调查来看,共享电单车仍未解决乱停乱放,占用绿化带、人行道等管理问题。不仅如此,安全问题又进一步凸显出来。

共享电单车属于电动车,比共享单车速度要快得多,骑行时戴头盔应该是标配。然而,青桔电单车上并未配备头盔及悬挂统一牌照。在大街上,骑行共享电单车的市民也几乎都没有佩戴头盔,还有不少骑行者无视交通信号灯,在车流中随意穿行。这难免会让人捏一把汗。

交警部门正在对此进行执法,已经有青桔电单车用户首次使用就被交警处罚的。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当媒体拨打青桔电单车全国客服电话,以用户身份询问“如果在骑行过程中没有佩戴头盔而被交警罚款该如何处理”时,工作人员给出的回复竟然是:“可以将由此产生的罚单拍照给青桔电单车在线客服,客服核实后会将罚款给用户。”这种“报销罚款”看似是为用户着想,但置安全于何地?这是否等于变相纵容违法骑行?

骑电单车,头盔不是摆设,而是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生命安全。201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中,驾驶电动自行车导致死亡人数达8639人。而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所以,如何让青桔平台给电单车配齐头盔并规范管理,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至于“报销罚款”的操作,监管部门也应介入调查,一旦发现违法违规就应果断予以处罚。

据报道,对于电单车未挂拍照问题,青桔方面的回复是,今年7月份已将电动自行车挂牌的相关材料上报给有关部门,一直在等待批复,因此投放的电动自行车都没有悬挂号牌。事实上,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就在今年的12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明确表示“不发展电动自行车租赁”,将于近日共同约谈多家在京运营的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从这样的态势来看,共享电单车的发展很难被看好。而就眼下而言,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用户的安全在车流之中“裸奔”。

责编/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