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迅速见效,“救命神器”AED将加速在青“上新”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16日讯 群策群力,为城市安全支招,青岛有一群热心人。由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青岛日报社、市政务服务热线共同打造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沙龙活动启动后,迎来了“最快速”的一次社会响应。

12月15日,“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第三期沙龙活动通过观海新闻客户端播出后,活动嘉宾市政协委员王晓青提出的关于普及“救命神器”、打造“黄金4分钟AED急救圈”的建议引起了广泛关注。12月16日,市政协委员活动联络工作室、市应急管理局、市红十字会、市微尘公益基金会以及悟空智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们聚集到青岛日报社,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为加速推广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在青岛的普及建言献策。

已配置近600台,但数量远远不够

在全社会广泛布局AED,青岛已经行动起来了。据了解,早在2018年,根据当年发布的“市办实事”要求,青岛在机场、客运车站、港口客运码头、场馆、旅游景区(点)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了60台AED,以解决公共场所发生人员心脏骤停时的生命急救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布设,截至目前,全市各大公共场所累计配置AED近600台,其中政府采购大约170多台,企业自己采购50多台,青岛悟空智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市场化配置340多台。

但是,这样的数据,对于一个90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杯水车薪。据此,今年10月,市应急管理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场所配置AED的通知》,要求日均流动人数大于1000人次的场所,在直线距离每100米范围内至少配备1台AED;日常固定聚集大于200人的场所,至少配备1台AED。

在今天的交流会上,大家为提高AED社会配置覆盖率积极建言。有人提出,建议将AED配置纳入相关机构考核,成为一条“硬杠杠”,以保证救命设备的普及率;有人提出,除了在地铁、公交车站等公共场所布点,设置在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的AED最好放在单位门口,以便于辐射周边地段群众应急使用;还有人提出,可以设计方便安装、拆除的AED在景点配置,遇到旅游淡季可以适当回收,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热心企业愿捐赠设备,AED青岛模式期待丰富

据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姜书铭介绍,目前AED配置的青岛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采购,二是社会企业自主采购,三是依托第三方单位进行市场化运作,因此社会上有不少AED是捆绑自动售货机一起搁置在公共场所。但是,这种市场化运作模式有时会遭遇某些特定场所的企业排他限制,也会因“广告嫌疑”难以走进校园等场所。

青岛悟空智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青岛AED整合式服务提供商,公司研发应用的AED大数据管理平台,可远程管理AED的实时数据、耗材周期和使用报警功能,并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使AED具有定位功能,满足了公众能够“第一时间”迅速找到AED的需求。

公司董事长林治艳女士表示,AED是“救命神器”,当学校里发生心脏骤停的意外事故,AED设备非常关键,国内就曾有学校用AED成功救人的案例。“我们愿意为‘青岛模式’做出贡献,下一步打算自筹资金向我市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提供AED设备。这将有效解决我市学校配置AED难点问题。”

普及需要社会广泛参与,AED专项基金呼之欲出

AED的普及遇到的几大障碍在于,群众对该救命设备知晓率低,财政资金不足以完全支撑设施采购,配置之后会用的人太少。

青岛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刘子升、青岛市微尘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丁德亮等人建议,尽快成立AED专项基金,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及企业积极投入到AED专项基金中来,所筹得的基金可用于AED设备的采购、维护以及人员的培训。“专项基金定向投放,对于捐赠人来说,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目标明确的爱心奉献;对全社会来说,是借此弘扬正能量,吸引更多人参与某项具体的公益事业的运行模式,更高效、更有可操作性。”

观海新闻记者了解到,如果该专项基金成立,已经有企业愿意做首期出资人。

各单位都动起来了,我市首次召开市级AED配置工作协调会

就在当天下午,青岛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AED配置工作协调推进会议。这是我市首次专门为AED配置工作组织的市级会议。

根据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关于在我市公共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器案》提案督办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场所配置AED的通知》要求,青岛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就2020年度各单位AED配置情况、好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推进计划,进行讨论和总结。

会上,王晓青作为提案提出者之一,详细介绍了国际、国内AED设备的普及情况及AED在院前急救方面的重要作用。市政协,市应急局、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城市管理局,各区市应急局,以及青岛地铁集团、青岛国信集团、青岛旅游集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与会议并积极讨论。

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建议,成立AED专项爱心基金,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更多单位和企业自行配置AED设备。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员建议,对AED的推广,坚持政策法规先行。通过立法的方式,要求开发商在前期开发建设时,为AED设备预留位置,并将AED的配置纳入房地产项目的验收内容。青岛国信集团相关负责人建议,通过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促使生产厂家降低AED设备的价格,推动厂家在我市开展试点营销,让更多市民先直观认识到AED设备的好处,进而学会使用这一“救命神器”。

相关链接:什么是AED?

AED全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疾病的变化,我国心脏猝死发病率逐年攀升,每年约有54.4万心源性猝死病人,91%以上的心源性猝死是心律失常所致。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3-5分钟内,如果人工进行心肺复苏,成功救活率只有大约30%,而迅速使用AED给患者实施电击除颤,成功救活率则高达90%以上,是人工心肺复苏的3倍效果。2018年11月11日,在青岛举行的2018青岛跨海大桥马拉松赛事中,一位选手突发心脏病,工作人员迅速使用AED除颤后,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挽救了一条生命。此前,艺人高以翔猝死事件发生后,也有很多专家指出,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

根据此前媒体公布的数据,美国平均每10万人配备317台AED,日本平均每10万人约有555台。目前,上海公共场所配备AED达到1600余台;深圳实现公共场所配备AED3500台,计划几年后达到5000台;北京也将在交通枢纽增加AED,做到地铁站全覆盖。(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韩星 黄飞)

责任编辑:孙丽荣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