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炒蛤蜊 | 抵制演员不背台词:去浮华浮躁,肃不正之风

文/韩晨雨(青岛大学 学生)

日前,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发文规范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意见指出,当前重演员、轻编剧、轻导演、轻制作的现象依然严重,有的演员甚至不背台词。必须坚决抵制这类行为,去浮华浮躁、重创作规律。

近几年来,演员这一行业乱象频出,不背台词只数数字的“数字小姐”、电视剧中经常出现抠图等,无不凸显了这一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个人实力,本应是演员这一职业最为重要的标准,却在如今流量至上的时代被漠视。

近年来影视剧的投入成本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天价片酬换来的往往不是高质量的作品,而是指责嫌弃。这种现象与近几年“流量为王”的口号密不可分,粉丝经济的背景下,盈利的多少往往与粉丝密不可分,因此得到一个流量,不管作品的质量好与坏,盈利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往往比其他条件更为确定。

对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一味抨击演员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演员也只是裹挟在大环境中的沧海一粟,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这并不代表演员就无需指责。肃清这种不正之风的主体是演员,演员要对自己的职业有更清醒的认识,明白职业的道德规范,用公正的眼光审视自己,不被纸醉金迷和粉丝们的追捧蒙蔽双眼,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同时,要消除这种乱象,最根本的途径还在于形成完整的演员职业规范体系,推动舆论监督体系的形成,促进行业自律。演员能做的是有限的,最重要的是制度的完善。该倡议的提出是第一步,但还远远不够的,好的作品,最重要的不是能吸引多少流量,而是质量和口碑,一部好的作品,离不开演员、编剧、导演、制作人等多方共同的努力,正视所有人的努力与价值,才是整改的最终归路。

尽管我们都清楚,想要肃清演员行业的乱象需要很长时间与复杂程序,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好作品出现,才能拥有更加清明的演员行业。

(本文系“青岛市首届高校评论大赛”参赛作品)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