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守护好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推动市属企业改革发展

2020年,市国资委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势,认真履行国企出资人国有资产监督职责,守护好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推动市属企业改革发展。市属企业彰显国企担当奋力抗疫情稳运行,坚持“国促民进”带动促进全市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共同发展,做好民生服务保障,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一年来,很多热心市民通过“三民”活动、“三我”活动、行风在线等平台,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出的41条问题和建议目前已全部办结,有些建议已纳入市国资委工作计划。在此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国资国企的关心和支持,现将今年工作情况向各位市民代表汇报如下,请监督评议。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市国资委迅速启动国资系统“抗疫情稳运行”工作机制,水务集团、能源集团、城运控股集团等公共服务类企业在疫情期间全力保障城市供水、供电、供热、通信和公共交通系统平稳运营。全市国企积极履行使命担当,青岛机场集团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市属企业累计为抗疫一线捐款4680万元;落实国家关于房租减免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共减免房租超过4.2亿元,累计惠及个体工商户、养老服务机构、民办幼儿园9900户。实施市属企业常态化疫情防控“六稳六保”工作机制,到三月初复工率已达到99%,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稳定全市经济大局。今年1-10月份,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2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655.72亿元,利润总额383.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05%、7.65%和16.83%,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

一年来,市属企业投身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服务社会民生做出积极贡献。11月20日,胶东国际机场空管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将于明年转场运营,市民通过民航出行可以享受世界领先的4F级机场,将避免因廊桥数量不足而乘坐摆渡车登机的奔波。配套新机场转场,地铁一号线北段和八号线北段也将同步运营,通车总里程70公里,不仅使市民前往新机场更加便捷准时,更将加强青岛北部城区与核心城区的联动,促进全域统筹发展,届时青岛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将超越香港,进入全国前十。11月1日,城运控股集团挂牌成立,公交集团和交运集团两大公交运营企业强强联合,将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能源集团通过技术改造加强工业余热和新能源的应用,仅此一项技术新增供热覆盖面积70万平米,减少碳排放相当于4300吨标准煤,为青岛的“蓝天守护”工程作出贡献。国信集团深耕海洋产业,承担第二条海底隧道建设工程于十月底开工;全球首艘十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签约建造,将进一步丰富市民的餐桌。城投集团完成了“青岛航空”股权收购,促成以城市命名的航空公司回归青岛。旅游集团整合“海底世界”优质旅游资源,构建“大旅游”格局迈出积极步伐。按照党中央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部署,青岛市对口帮扶贵州安顺、甘肃陇南两市,市属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通过消费扶贫的形式帮扶产业项目和采购项目共计26个,涉及金额2697.5万元;旅游集团在陇南投资的旅游项目带动8个行政村1700名贫困人口脱贫。在助力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中,21家市属企业与全市经济薄弱镇结对帮扶,累计完成脱贫攻坚投资3.46亿元;在突破平度莱西攻势中,17家企业投资平度莱西两市6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71.4亿元。

一年来,市属企业深化改革发展打造国际化产业品牌成效显著。海尔卡奥斯平台在工信部公布的全国工业互联网榜单中位居首位,成为了全球工业转型的标杆,这也是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最大底气。海信集团持续加大国际化步伐,在今年国际贸易形势多变的不利条件下,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逆势增长4个百分点,达到了40%。青啤集团复工复产后仅用两个多月就将疫情造成的损失全部抢回,前三季度盈利水平屡创新高,7月份股票市值超千亿,达到上市27年来的最高峰。双星集团实现了我市市属企业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引进3家战略投资者,加快完善以股东治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向轮胎行业世界前十的目标迈进。澳柯玛控股集团与国内知名专家团队合作,加快布局集成电路产业,努力填补全省芯片产业空白。市属企业资产证券化进程不断加速,今年海发集团、国信集团为青岛新增了三宝科技、百洋股份2户上市公司;伴随几代市民成长的青食公司顺利推进上市前期工作,将于明年成为新的上市公司。

一年来,以资本为纽带,凝聚国资力量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全市国资国企系统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9月14日,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方式与欧盟领导人会晤,倡导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发展,5天后的9月19日,市国资委与市南区共同举办了2020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英国前首相布朗、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视频致辞,王清宪书记发表主旨演讲,向欧洲宣示了青岛开放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促进国内大循环方面,市属企业充分发挥“以资引资”“以商招商”平台作用,共计合作设立19支基金,总规模达到572.1亿元;在去年成功开展“央企青岛四季行”的基础上,今年克服疫情对招商引资工作的不利影响,成功举办上合“一带一路”央企“国际客厅”网上招商发布会、2020“央企青岛行”——走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等活动,签约合作项目57个,总投资1178亿元,央企合作取得了新成效。我市积极引进驻青央企、省企和外地国企投资,成为我市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显著贡献,位于城阳区的中车四方生产的高铁动车占全国运营总量的60%,生产的地铁车辆占全国运营总量的25%,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万人;华润集团旗下的万象城、万象汇和中粮集团旗下的大悦城,已经成为“青岛购物”的代名词;我们每天乘坐的地铁,是由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等央企的下属单位参与建设;未来青岛市的地标性建筑——胶东机场和海天中心,均是由中建八局承建;一汽大众、北汽新能源、上汽通用五菱等驻青国企构筑了青岛的汽车产业集群;青岛是著名的海港城市、以港兴市,董家口港区以及配套物流园区均是由中建筑港公司负责工程建设;山东港口集团运营青岛港今年1-10月份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802万吨,同比增长3.2%,在全国前5大港口中增幅最高。这些驻青央企、省企和外地国企,通过市国资委牵头建立的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平台联结在一起,为青岛的城市发展凝聚国企力量。我市已建立起全市国有经济“大口径”统计指标体系,据统计,青岛区域内国资系统央企、省企和外地国企法人单位达831户,资产总额8183亿元,营业总收入5387亿元,利润总额198亿元,上交税费总额294亿元。青岛市国有经济的“家底”更加厚实,市级、区市和外地国企总资产3.75万亿元;年营业收入1.14万亿元;年利润总额670亿元。

一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国资系统广大职工群众共享国企改革发展成果。我市全面完成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协议签定工作,各区市实际接收各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21.2万人,占青岛市户籍人口总数的2.4%,既维护了退休职工利益,也为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市属企业薪酬改革中,企业负责人薪酬以职工收入增长为基准,2019年市属企业职工平均收入增长了8.8%,实现了“共享发展”。在11月24日召开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来自青岛市属企业的4名干部职工获得了“全国劳模”称号。

一年来,加快推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管好资本放活企业取得明显成效。市国资委出台实施《推进“五减五加”实现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实施意见》和授权放权备案清单,落实出资人监管权、企业法人财产权、经营自主权,充分保障企业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在4家市属企业实施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在对市属企业授权放权的基础上,再对4家试点企业下放11项权限,有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在今年市属企业混改、解决股权划转历史遗留问题、设立国有资本股权制投资基金等工作中,4户试点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化国企薪酬管理“去行政化”改革,构建完善与任期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考核激励机制,全面推进建立“总额管控、绩效挂钩、自主决策、考核备案”薪改管理创新机制,健全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总结今年的工作,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在改革中继续推进解决,主要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改革试点在优化公司管控模式、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依法合规加快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合作的机制平台还不够有效;混改企业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三权”树立股东治理理念还存在差距,亟需推进治理结构从国有独资董事会管理型体制,向多元股东股份制治理模式转型。

2021年市国资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抢抓获批国务院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历史机遇,坚持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势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工作主线,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市属企业活力和效率四个方面取得新成效,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力争主要效益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全面推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市属企业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婧菲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