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传奇——中车株洲所六十年发展纪实

一座小镇,用她六十年的沧桑演绎振兴高端装备使命的传奇。

三代群体,用她六十年的传承编织践行国企改革创新的风华。

60年前,起步于株洲田心的株洲所,禀赋发展和提升中国铁路电气化事业的责任和担当,自荒芜中崛起,在风雨中历练。

35年前,伴随改革开放的阵阵春雷,株洲所从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中汲取能量,以一往无前的勇气迈出科研院所改革求变的铿锵步伐。

27年前,沐浴在“南巡讲话”的春风中,株洲所自求突破,高擎实业大旗,扬帆市场蓝海,搏击经济浪潮,开启了科技成果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的循环攀升。

11年前,乘借高速和重载的强劲东风,株洲所抓住机遇,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推进变革发展,推动产业巨轮迈向百亿、双百亿、三百亿的阶梯式跨越。

进入新时代,在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使命感召下,株洲所再一次出发,以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决心和勇气,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

变革,从来都是不易的!

穿越时光,回首来路,株洲所的六十年,是这个民族复兴征程的光和影,是这个国家伟大事业的思与行,在与大时代的同频共振中,我们在历史既定的航向中劈波斩浪,勇往前进,抒写了时代赋予株洲所壮美的诗篇,上演了一个属于全体株洲所人的蝶变传奇。

▲株洲所总部大楼

初创:筚路蓝缕,负笈追梦

初夏的田心,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往返如织的车流,繁忙有序的车间,步履匆匆的人群,交汇成一曲激荡的工业交响曲。

这是一片地图上难觅踪迹的地方,却培育了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三家轨道交通优质企业,孕育了中国轨道交通电气化之梦,成就了株洲“中国电力机车摇篮”的盛名。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中国第一台高速动车组、中国第一台磁悬浮机车、全球首列超级电容低地板有轨电车、全球首款智轨电车等“明星”产品均诞生于此。

“国家之强始于交通之强,交通顺则百业兴。”80多年前,开拓者们在这里打下第一根桩基时,就赋予了这片土地一个神圣的使命——交通强国。

历史的最终抉择,往往都经过时代洪流的洗礼。在硝烟弥漫、战火肆虐的苦难年代,交通强国的梦想被遏制,只能蛰伏在蒸汽机车修理车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迎来梦想的起航。

根植于使命沃土,得益于优质地理,受命于时代之需。1959年6月5日,在铁道部一纸“部令”下,以株洲厂为依托,株洲所正式宣告诞生,由此翻开了中国电力机车研制的新篇章。

“刚来的时候,没人知道这个地方,连块牌子都找不到。”已经80多岁高龄的资深专家柯以诺,是株洲所首批电力机车专业大学生之一。在柯老的记忆中,初建的株洲所真可谓家徒四壁,与理想中的科研院所大相径庭。

没有独立的办公楼,没有像样的试验设备,也没有足够技术经验,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新生的株洲所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完成了组织机构、技术队伍的初建,迅速投入到国产机车研制中。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32名怀揣报国之志的创业者,凭着一腔热血,在使命的感召下,从五湖四海汇集至此。在历经大跃进、苏联专家撤离、“文革”十年浩劫等一系列苦难磨砺中,他们从那座破旧的砖房里起步,一路披荆斩棘、负笈追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58年12月28日,株洲所首批创业者参与的国产第一台电力机车6Y1型1号车问世,拉开了我国电力机车发展的序幕;

1960年4月5日,在成立不到一年时间里,株洲所联合株机厂研制出6Y1型2号车,奠定了其在国产电力机车研制领域的地位;

1962年5月,株洲所第一个试验基地建立,电力机车零部件改进设计、新车试制试验迈入全新阶段。

1962年6月,1100多平方米的甲级楼竣工,株洲所有人员无场地的局面得以改变,科研人员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苏联专家撤走之后,把所有的资料都带走了,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坚持了下来,这个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曾担任过株洲所副所长的黄济荣,对往事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早期的6Y1型电力机车参照原型是苏联的H60,该型车本身存在设计缺陷,使得6Y1型机车生来就带有“硬伤”。1962年10月,铁道部决定成立专门的技术服务小组,重点解决牵引电动机、引燃管整流器和调压开关等“三大件”在实际运行中的问题,由时任株洲所副总工程师的蒋之骥挂帅。

所有的磨砺,都是为日后的荣光奠基。对于稚嫩的株洲所科研队伍来说,承担攻克国产电力机车关键技术的重担,这是何等荣耀,又是何等的不易!

不服输、不认输,不等不靠,自主钻研。株洲所的创业者们,用汗水不断刷新成绩单。

1964年9月,株洲所研制成功QKT1—2D型调压开关,取代原有调压开关。

1966年11月,文革前夕,株洲所的科研专家采用当时世界最先进技术硅半导体整流装置代替引燃管整流装置,在6Y1型4号车试运成功,开启了国产电力机车的电力电子时代。

1967年12月,株洲所研制成功ZQ650牵引电动机,为解决牵引电机打下良好基础。

“电力机车‘三大件’的改造,对株洲所的发展至关重要。”柯以诺说,这不但锤炼了科研队伍,凝聚了自主创新能力,也为国产电力机车核心技术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中,株洲所先后参与了韶1到韶3系列电力机车设计项目,自主研发了包括晶闸管、牵引电机、调压开关、电阻制动等近60项重大科研成果,攻克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地铁车辆等多种轨道交通制式车辆核心技术难题,开拓出我国铁路电气化自主创新的历史新征程。

60年来,扎根于田心的株洲所,在千锤百炼中不断壮大,当年寥寥数十人的小研究所,在历经一甲子风雨洗礼后,已长成为百亿级规模的“庞然大物”。但,变的是体量,不变的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株所人传承和发扬的创业初心。今天,一支囊括了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资深专家,和博士、硕士在内的6000余人的科研队伍,依旧沿着先辈们的足迹,朝着他们梦想企及的科技高峰不断攀登。

▲株洲所自主首创的智轨电车

转折:革故鼎新,踏歌前行

田心茅塘坳,“铁道部电力机车研究所”的门楼掩映在一片翠绿中,穿过带有浓郁时代印记的门楼,一座大型的不锈钢雕塑出现在眼前,雕塑高3.5米,长7米,两端延伸出细长的钢条,一端指向大地,一端直指云霄。

在外人眼中,这仅仅是一座普通的雕塑,但对株洲所人来说,这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图腾,是融入血液的文化因子,也是株洲所改革求变的象征,它的名字叫——“时代与运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刚经历“十年浩劫”的华夏大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逐渐恢复生机。时代大潮来临,株洲所却陷入了困局。

科研吃“大锅饭”,经费靠“吃皇粮”,待遇不如“卖盐蛋”,人才“孔雀东南飞”,面对诸多的问题,株洲所的决策者们意识到,危机已然来临,历史潮流的席卷下,无人能独善其身。

在时代的重要拐点,破与立,不是简单的辩证关系,而是决定命运的抉择。

“我们研究了方案,就是全部取消事业费。”已是耄耋之年的丁爱国,谈及当年的抉择,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35年前,正是这个被人称作“丁大胆”的所长,主持了那场“自断皇粮”的重大改革。

“当时改革一步到位,是需要很大魄力的,因为全国铁路系统没有先例可以参照。”曾与丁爱国搭班子的廖勤生说,改革之初,内部反对声一片,但团结的班子,最终凝聚起了改革的磅礴之力。

局面的逆转,始于1984年。打破事业“铁饭碗”、打破干部“铁交椅”、打破分配“大锅饭”,打破人才“铁框框”,不要国家事业拨款,实行科研有偿合同,自己组织生产,自己销售产品,一场科技体制改革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1984年8月,铁道部批准株洲所由事业费开支改为有偿合同制的改革试点,成为铁道部下属四个研究所中,唯一一个100%取消事业费的科研院所。

1985年,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株洲所贷款75万美元,从香港全套引进印制板生产设备,建立印制板全自动生产线。

1986年,铁道部将株洲所列入全路工程系列专业职称改革试点单位,机构职称改革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热情。

体制松绑后的株洲所,瞄准市场前沿,精准科研立项,加速推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转换。

“当时国内的内燃机车大都采用机械制动,在长度比较长的下坡路段闸瓦容易磨损,制动效果并不理想。我们研发了更稳定可靠的电阻制动技术,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第一年就赚了800万元。”丁爱国说,第一桶金的获得极大鼓舞了科研人员,也让株洲所找到了一条“科研——生产——效益”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1984年至1992年,株洲所科研成果95%以上应用于生产,销售总额从714万元增长到8140万元,增长超过11倍,利润连翻6番。时任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前来调研时,看到株洲所改革带来的脱胎换骨变化,提笔写下了“永做科技长入经济的火车头”的深情寄语。

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进入90年代,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株洲所改革朝着纵深发展,全面推进市场化运营发展,转变整体机制。

1992年,“时代集团”应运而生,一系列实体子企业纷纷建立,“科工贸”一体化科技先导型企业集团雏形渐成。

2000年以后,全国铁路体制改革提上日程,株洲所正式从事业型科研院所向科技先导型企业转型。

此后十余年,改革成为株洲所常态,激发出无穷动力,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11年,株洲所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并在四年内实现三级跳。截至2018年,株洲所已形成四大产业板块,旗下拥有十大业务主体,培育出两家百亿级上市企业,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规模突破340亿元,位列中车一级子公司前茅。

无论是最初“自断皇粮”走“科工贸一体化”发展,还是后来“同心多元、资本运作、海外并购”之路,无论是当年的探索前行,还是今天的阔步向前,株洲所的改革之路,从来都是不惧挑战,久久为功。正因为如此,在经历中国科研院所改革大潮后,许多在改革之初,信心满满、甚至一度光芒四射的院所,被大浪淘沙,黯然退出历史舞台,而株洲所却始终保持前行的姿态,勇于直面风险考验,持续搏击在改革的滔天巨浪中。

▲株洲所研制的JJC型接触网作业车

跨越:风正扬帆,潮平岸阔

“追求、超越、创新”,株洲所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镌刻着六个金色大字。这是株洲所实现进阶发展的密码,也是持续改革之路的终极秘诀。

回顾株洲所60年的发展,就是一部追求发展、自主创新、超越期待的奋斗史,而科技创新则是贯穿这部史诗始终的主线。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经历近二十年磨砺和积淀后,株洲所将目光瞄准世界前沿技术,以交流传动为特点的机车牵引新技术进入视野。

“当时,交流传动牵引系统是个新鲜事物,但国外公司很早就开始研究,并已经商业运营了,株洲所也很早就意识到这项先进技术,在‘文革’结束后就开始研究了。”黄济荣说,敏锐的嗅觉,为株洲所开启了一扇通往交流传动时代的大门。

实干兴邦,行动是最好的开始。

研究交流同步调速系统,试制大功率变流器、同步电机,完成20千瓦异步电机系统研究,通过300千瓦交直交试验系统成果鉴定……一系列基础研发项目的推进,成为株洲所进军交流传动的“桥头堡”。

1989年3月,株洲所交流传动研究室成立,陆续承担包括“电力机车三相交流传动800—1000千瓦机组地面系统试验”、“4000千瓦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等多个国家、省部级重大课题,交流传动技术的研究进入了“攻坚期”。

“做交流传动系统电机电压试验的时候,经常发生器件烧坏,烧得我后来手都有点发抖。”中国工程院院士、株洲所首席科学家丁荣军当年亲历了这一艰难过程,烧坏的电路板堆积如山,对于当时只有几百万利润的株洲所来说,这无疑是“烧钱”。

在短期效益与长期发展的权衡中,株洲所决策层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烧坏了不要紧,科研没有不失败的,继续干!”

能力,在淬火磨砺中不断升华;视野,在奋勇攀登中不断拓宽;格局,在风雨洗礼中不断放大。

苦战七年,1996年,我国第一台交流传动原型电力机车AC4000诞生,国产电力机车传动发展史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此后,从铁道部“十年转换计划”到“跨越式发展”,交流传动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速加码。“春城”号、“蓝箭”、“先锋”号、“奥星”、“中原之星”、“中华之星”陆续登台,国产交流传动动车组舞台群英荟萃,竞速大戏大幕开启,为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吹响了阵阵号角。

这是一场与风竞速,陆地飞行的赛跑。

2004年,我国铁路装备事业迈入新阶段,国务院确定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战略部署。

此时的株洲所,经过近40年的潜心攻关,逐步建立了完全自主牵引电传动系统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标准,使中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成功掌握该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在积极争取之下,株洲所成为200公里动车组项目技术受让方,对口承担日本三菱电机牵引变流和网络控制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任务。

历史证明,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株洲所面对的,是一场比拼智慧和耐力的激烈博弈。

“为了摆脱对日方的依赖,我们组织了最优秀的技术骨干,投入到这场战役中。”丁荣军说,根据统计,短短三年中,株洲所先后引进和消化各类技术文件1374份,各类制造图纸50套25726张,完成了包括电子生产工艺、结构工艺、系统组装等多项全新工艺技术的引进、掌握和创新,先后实现116种材料的国产化。

首战终于到来,成败在此一举。2007年4月18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国产动车组,在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首次闪亮登场,从此,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高速列车。

首战告捷,中国高铁的辉煌时代已然来临,井喷态势不可逆转。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开通,奏响中国高铁时代的序曲。

2010年12月3日,装载株洲所“机芯”的CRH380A,在京沪高铁枣蚌段上线,高速试验跑出486.1公里最高时速,刷新了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2017年6月26日,装载株洲所八大子系统的“复兴号”在京沪线双向首发,中国高铁正式迈入具有中国血统的“复兴号”时代。

“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浩大和复杂工程中,株洲所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系统设计平台,非常好的制造和质量体系,历练了一支非常好的人才队伍。我们将在铁道装备交流传动技术创新方面,完全、真正做到不受制于人!”丁荣军自豪地说。

如果把技术引进比喻为“输血”,那么自主创新则是实现“造血”。在中国高铁引进、消化、吸收这一发展历程中,株洲所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一条腿”坚持做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一条腿”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而永磁高铁便是代表之作。

“永磁技术代表着未来牵引方向,早在2003年,我们就组建了国内第一个永磁牵引系统研发团队。”永磁高铁项目负责人、株洲所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冯江华说。

3年后,国内首台电动汽车永磁电机诞生;8年后,永磁牵引系统在地铁首次应用;11年后,第一代高铁永磁牵引系统装车试验;12年后,第二代高铁永磁牵引系统装车试验;13年后,第三代高铁永磁牵引系统装车试验……

2018年,永磁高铁完成30万公里运营考核,各项技术指标完全满足需求。一个新的时代诞生了,中国高铁动力技术的“永磁时代”到来了。

从直流到交流再到永磁系统,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速度世界瞩目。

追求科技创新,永不止步。进入新时代,株洲所科技创新精彩迭现:全球首款智轨电车、全球首款智能驾驶新能源客车、智能抛磨机器人、PI膜、芳纶、SIC等尖端产品打破垄断……从核心部件到智能整车,从常规装备到国之重器,一系列新产品和创新科技正绽放出璀璨光华。

“你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但为国家解决了众多许多技术难题、提升了我国轨道交通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使我们不受制于人,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高科技成果直接产业化、市场化,参与许多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为普通老百姓带来便捷、安全和舒适的生活。”2011年,习近平视察株洲所时,对株洲所自主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株洲所每年将不低于销售收入的8%作为科研经费,比肩世界领先企业的科研投入水平。截止2018年,株洲所已拥有9个国家级创新中心,累计申请专利8178项,其中发明专利5484项,科研课题转化产品比例达到85%以上,专利技术实施率达到95%以上。主持和参与起草各类标准401项,自主创新成果呈现井喷态势,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图为株洲所生产的风电叶片

蝶变:再续改革,征战新程

走进株洲所陈列室,巨屏上的电子沙盘引人注目,从交通、能源到生态,从器件、系统到整车,全面地展示了株洲所的产业架构和产品链条。

高科技、智能化、国际型……每每参观完株洲所后,来访者总是不吝溢美之词,各类媒体更是青睐有加,不断刷屏来自株洲所的新闻报道。

在收获“满屏”赞誉的背后,是几代株洲所人,经历了一甲子开拓创新、奋斗拼搏交出的时代答卷。

“管理是现代的,创新是无限的,产品是高端高质的,生活是幸福的,这就是体现时代的要求。”株洲所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东林说,对于时代的内涵,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就是时尚加现代,不甘落后,勇于追梦。

寥寥数语,却道出了株洲所基业长青的奥秘。回首60年风雨历程,每每在历史的关键节点,深入株洲所人骨髓的改革热诚,总会发挥效能,引领企业回归发展正途。

2003年,春节刚过,一场以“危机与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在株洲所悄然召开。整整三天,全所党政领导和骨干“闭门思过”。

又是一次决定命运走向的选择,但与“自断皇粮”和“科工贸一体化”不同,这一次株洲所并非“形势所迫”,而是居安思危,主动而为。

一年后,“保地位,求发展”,“走好两条钢轨,走出两条钢轨”、“资产经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系列战略举措应声推行,在管理、市场、科研三条战线同时打响。

立足轨道交通主业,利用行业核心技术进行相关领域产业化延伸,打造多元产业集群,株洲所的变革之路,旗帜鲜明的从“路内”向“路外”辐射,一场改变产业格局的“大戏”登台上演。

2006年,风电事业部成立,株洲所正式进军风电整机领域。2007年,时代电动成立,株洲所“整车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落地开花。

十余年后,种子已然长成树林,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形成了从材料、器件、电池、系统、整机的完整产业链能力。风电产业在经历严冬后回暖,2019年在手订单已逾70亿元,形成了风电叶片、风电整机、智能运维、综合能源服务等多条产品线。

“同心多元”效能不断释放,在路外新产业领域,株洲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在新能源汽车、风电产业之外,陆续培育和开拓了光伏发电、工业变流、工程机械、船舶电驱、污水处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提质优化,形成了“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良性循环。目前路外新产业已成为公司经济快速发展的又一增长极,占据销售产值的半壁江山。

以“经营城市”理念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株洲所不断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在成熟的轨道交通领域,依据“同心多元化”发展原则,将优势核心资源优先配置到重大项目上,集中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掌握从核心元件到核心部件,再到核心系统集成的全套技术,形成完全不受制于人的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株洲所的轨道交通核心系统产品装车量达到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借助资本平台力量,株洲所将目光瞄准全球。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开展海外合作,进行前瞻产业布局,实现了优质创新资源的高效获取。早在2008年,当时并无任何海外并购经验的株洲所时代电气斥资近1亿元,收购英国丹尼斯克斯公司75%的股权,完成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的首个海外并购项目,一举打破了国外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垄断,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由此,也拉开了株洲所产业国际化的序幕。2011年至今,株洲所又相继完成澳大利亚代尔克公司、英国SMD、德国E+M公司等多个海外项目。2014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见证下,株洲所时代新材斥资2.9亿欧元,一举拿下德国BOGE。截止目前,株洲所在境外企业已达12家,拥有5个海外研发中心,产业版图覆盖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收入从2011年的不到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80多亿元,国际化指数超过24%。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2011年,株洲所年销售规模刚过100亿,到2018年,增长到了345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0%。“十三五”末,这一数据有望攀升至500亿元,一个高科技、国际化的株洲所正在不断壮大。

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精彩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里书写。

60年来,从“一穷二白”到“百亿航母”,从“偏安一隅”到“走向全球”,从“科研小所”到“国之重器”,株洲所的精彩蝶变不断演绎。时代在变、地位在变、发展在变,但矢志科技强国的初心却未变,禀赋交通强国的使命未变,产业报国的志向也未曾改变。这,便是株洲所人用无尽的芳华,在有限的青春里,给出的甲子承诺。

历史仍在延续,传奇继续上演。2018年,国资委“双百行动”试点企业名单公布,株洲所名列其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希望通过双百改革这个机会,为未来的发展、未来的腾飞,构建一个更高的平台,为株洲所基业长青、永续辉煌铺桥搭路。”株洲所总经理杨首一说。

与世界同轨,与时代同步,与梦想起飞。一场新的变革,即将再次来临!

分享到 分享